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三尺讲台之上,你的老师可能不仅有教师资格证,还有法律资格证。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温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了解到,该校思政教师张珍铮花7个月的时间成功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教师的认知。据了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因不足15%的通过率被称为“天下第一考”。
回想起报名的原因,张珍铮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因为害怕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一时冲动”下就报了名。
张珍铮在课堂上
思政教师踏上法考之路 通过考试仅花7个月
“朋友都问我说,你考这个干嘛,要当律师吗?要转型吗?我说倒也不是。”张珍铮笑着向记者解释,她考取法律资格证的初衷很简单——害怕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作为思政教师,她发现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完全超出预期”。
“下课把我堵在办公室,有时一些问题会让我有些招架不住,”张珍铮苦笑道,“我特别怕因为自己知识不扎实,给学生讲错,想着干脆自己也去学一下好了。”
恰逢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报名,冲动之下,张珍铮给自己报了名。回忆起备考历程,张珍铮说到,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只能拿下班时间、周末和暑假来复习,“比较有印象的是国庆节,当时刚考完客观题,马上要备战主观题,整整7天我都把自己关在家里复习,这7天我觉得是拉满了的。”
据了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满分300分(及格线180分),主观题满分180分(及格线108分),因通过率不足15%而被称为“天下第一考”。
张珍铮以客观题192分、主观题109分的成绩成功通过考试。从开始备考到出成绩,中间只隔了7个月的时间。“零点查分数的时候,突然就理解了范进中举的感受。”她回忆道。
通过法考后,张珍铮给自己制作的纪念图
同事评价:唱跳rap都来的“六边形战士”
在同事们的眼中,张珍铮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你会发现很多她教过的学生,甚至是她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会很喜欢她。”语文老师戴佳陶这样评价。
而这份魅力,首先源于她过硬的专业素养。一位同学向记者直言,自己非常喜欢张老师,因为她“很有实力,还考取了一个很厉害的证书”。诚然,一纸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成了张珍铮圈粉全校学生的“杀手锏”。
张珍铮在舞台上表演唱跳
若说专业能力征服了学生,那舞台上的表现则让同事们眼前一亮。学校的各类演出活动中,总能看到张珍铮的身影,而她表演的节目也十分令人意外:唱、跳、rap。“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冲击力很强,以及这位老师真的很飒。”戴佳陶笑着说。
工作中,戴佳陶将张珍铮当作自己的最强辅助,“我们共事了很多年,也很喜欢和她一起探讨教育的思维,以及班级的管理方式。”学校心理教师燕路遥则用 “才华横溢” 形容她:“每次学校需要创新方案,她都能快速找到突破口,总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除了工作中的亮眼表现,张珍铮对生活的热爱也感染着身边的人。燕路遥说:“她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温馨又整洁,就连办公室的桌子,也永远是我们科室最整齐的。” 闲暇时,张珍铮还喜欢带着自家狗狗去爬山,在自然中放松身心。
“用‘六边形战士’都不足以形容她,” 燕路遥感慨道,“而这种多面性,正是未来教师需要的素养 —— 只有老师足够全面,才能给学生多样的体验,我想这也是她能圈粉这么多学生的原因。”
张珍铮日常生活照
凭趣味教学圈粉无数 让思政课告别 “枯燥”
采访中,提到张珍铮,学生们纷纷围上来 “抢着夸”:有人说她 “帅气”,有人赞她 “有实力”,但出现最多的评价,是 “幽默”。
“张老师的课一点都不无聊,她说话特别有趣,而且每节课都会带真实的法律案例,让我们一起分析怎么判罚。”一位学生兴奋地说。
这份受欢迎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还要从她读书时说起。从高中起,张珍铮就开始系统地学习哲学政治方面的理论,“我会觉得特别有意义,也很有魅力,这种学习的快乐迫使我继续的去深挖。”同时张珍铮也发现,这个学科有时会比较抽象,“同学们一提到思政课就说好无聊、好枯燥。”
成为教师后,张珍铮给自己定下目标:让思政这门课不再是一个“无聊”的学科。而后她发现,这门课程本质上来说并不枯燥,而是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尝试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象化的东西,便于学生理解。”
作为看着张珍铮成长的前辈,燕路遥对她充满期待,“思政课程处在改革的重要阶段,学校也会充分给予张老师各种各样的平台,希望她能继续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教学模式,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图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