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武汉大学成为了今天教育界的热点。从7月底一直到现在,武汉大学的热度居高不下。
而且就是简简单单的迎新,也创造了巨大的舆论热量。迎新典礼的座椅安排,也更是成为了网络上讨论的热点。
但是对于这一切,无论是肖同学的处分,杨同学的论文,直播间的关闭评论,武汉大学都没有发表面和评论。
只是对座椅安排引发的误读给予了回应,这种定力确实不多见。
换做一般的学校,换做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估计早就发声了。即便是没有发声,估计也是坐不住的,都会尽快处理,尽快公布,让这件事情赶紧过去。
他是武汉大学就跟没有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该迎新的迎新,该上课的上课,该开表彰大会的开表彰大会。
外面都乱成一锅粥了,武汉大学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份定力,这份从容,一般的学校还真不具备。
第一,不被舆论左右
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讲,武汉大学顶住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没有因为外界的批评和不解,就轻易的放弃既定的旨在维护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的管理措施。
纵然热评如潮,武汉大学依然坚守内心。这种定力不被热搜绑架,不被舆论左右,坚持做自己事情的决心,非常难得。
第二,坚守学术和教育本位
作为一所大学,武汉大学始终把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核心,这也是建校百年以来,武汉大学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的重要原因。
人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要看长期未来发展效果的,所以这也赋予了武汉大学沉静的内心。
在当前社会都在追逐热门和即时效益的趋势当中,武汉大学还能够专注于基础学科的深耕,跨学科的研究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对大学本质的坚守是一种深刻的定力。
肖同学也好,杨同学也罢,都是武汉大学的一个学生,围绕他们的讨论一直都有,但是武汉大学没有把他们的事情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还是把日常教学,日常研究管理作为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武汉大学坚守学术和教育本位的定力,这也是凸显了武汉大学的气度和责任感。
第三,武汉大学面对挫折的定力是够的
任何大学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武汉大学在历史上和现实当中都曾经经历过挑战,而今天面临的重重危机,也是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挫折
但即便如此,武汉大学总能以一种坚韧的姿态重新出发,继续向前。
肖同学也好,杨同学也罢,那都是武汉大学内部的事情,武汉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处理措施,只是不愿再向公众披露。而对于座位标签问题,武汉大学已经给了回应。
任何大学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武汉大学现在面临挫折,但是改变不了他继续前进的步伐。
武汉大学之所以有定力,还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尤其是他悠久的历史,还有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一直引导着武大继续向前。
同时在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也看得出来武汉大学知道什么才是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真正重要的事情,有着清晰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