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12日讯 开学伊始,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做新时代的优秀中学生,9月12日枣庄市第十三中学邀请到了西王庄镇司法所的李律师来学校给学生做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法制报告会。
本次法制报告会由高峰副校长主持,李律师从预防校园欺凌、防盗窃、网络安全、见义勇为行为等方面,再结合具体的案例给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会。具体如下:
一、预防校园欺凌。校园本应是充满欢声笑语、大家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但欺凌现象却像一片阴霾,给许多同学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欺凌行为包括肢体上的暴力,比如推搡、殴打;也有言语上的侮辱,像嘲笑、辱骂;还有社交上的排挤,故意不让某个同学参与集体活动。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被欺凌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会在他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导致自卑、抑郁,甚至影响一生的性格发展。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能做沉默的羔羊。如果自己遭遇了欺凌,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或者信任的人,不要因为害怕而独自承受。同时,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同学被欺凌时,也不能袖手旁观,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或者及时向老师报告。学校也会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欺凌行为零容忍,为大家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防盗问题。在学校里,我们可能会因为疏忽大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如,在教室、操场等公共场所,随意将贵重物品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就很容易丢失。像手机、钱包、手表等物品,一旦丢失,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为了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室时,将贵重物品放在抽屉里并锁好;去操场运动时,不要把物品随意扔在一边,可以交给信任的同学保管或者放在有专人看管的地方。同时,学校也会加强安保措施,增加巡逻次数,安装监控设备,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作案。
三、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也充满了各种诱惑和风险。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身体虚弱。还有些同学在网络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等,这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骚扰等违法活动。
在网络交友方面,我们也要格外小心。网络上的人形形色色,有些人可能会伪装成善良的朋友,实际上却心怀不轨。不要轻易和网友见面,如果一定要见面,必须要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并且选择在公共场所。此外,我们还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不传播谣言、不进行网络暴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四、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当看到有人遭遇危险时,我们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想要帮助的冲动。但是,见义勇为并不意味着盲目冲动,我们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比如,遇到有人溺水时,如果我们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下水救援,可以大声呼救,寻找周围的成年人帮忙,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在面对其他危险情况时,也要冷静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的知识,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学校和社会也会对见义勇为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让这种正能量得到弘扬。
通过这次法制报告会,同学们更加明白了,法制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益。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更好的保障了所有同学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讯员 要焱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