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连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系着千万家庭的牵挂。作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培育良好饮食习惯、涵养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安全、卫生、营养均衡的学校食堂,既是关乎民生的实事工程,更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
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锚定“提升硬件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操作规范、规范经营行为”的“三提升一规范”核心标准,以“硬件改造强基础、软件升级提质效”为双抓手,同步开展“校长话食安”专项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市直机关幼儿园、柳林鑫飞小学、孝义二中等多所学校,手把手指导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厨房工作人员现场“开课”,细致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范要点,督促学校加快完善设施设备与管理制度。
走进改造中的学校食堂,处处是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工作人员正对厨房炉灶、蒸箱、冷藏柜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原本老旧的操作台被更换一新,墙角、窗口新增了一批防蝇灯、挡鼠板,就连食堂顶部的吊扇也逐一排查,损坏的当场拆卸更换;地面重新打磨清洁,排水沟加装防堵滤网,曾经容易藏污纳垢的角落变得干净整洁,食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硬件”焕新的同时,“软件”升级也同步推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照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帮助学校逐一梳理完善管理制度:从工作人员晨检记录、餐具消毒流程,到食品添加剂专人保管、餐食留样规范,再到索票索证台账登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建立,每一项制度都细化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到操作时间节点,确保食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前总担心细节上有遗漏,现在有了市监部门的指导,制度更完善了,我们管理起来也更有底气,家长们也能更放心。”孝义二中食堂负责人拿着新修订的管理制度手册说。
今年以来,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采用“硬件升级+智慧监管+示范引领”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与管理效能实现“双提升”:通过硬件改造补齐设施短板,借助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等环节,选取优秀学校食堂打造示范样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督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推进食堂软硬件改造,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检查,用更严格的监管、更扎实的举措守住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把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改造后的食堂不仅“颜值”提升,更让家长安心、学生舒心,真正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记者 王洋)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