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有力量的养育,并没有那样难~
开心田螺
2025-10-16 03:28:24
0

您好,我是心宝好妈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这么多年,会遇见父母这样的疑问:“余老师,我竭尽全力给我的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怎么她还不满意呢?”还有的父母和我哭诉:“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优秀,还是抑郁了,怎么都不想活了?”还有的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在社会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人品没话说的,怎么孩子这样了?!”等等

从这一些的养育问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殚精竭虑、甚至是呕心沥血,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把过去自己梦想得不到的,全部都奉献给孩子,可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孩子偏偏不按照我们想的那样成长,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孩子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打架、骂人等品行问题;上课走神、作业不完成等学业困难;早恋、人际交往上面的困扰等等,这一切都让父母无助:“我自己小时候从来都不会有这一些问题,怎么现在的孩子问题这么多?”也会让父母走向自我怀疑:“难道我从前做的都是错的?那怎样做才是对的?”

我想说,父母都是需要被支持的,父母的努力是需要被看见和肯定的。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的感情、金钱、时间、精力……丝毫不亚于运营一个上市企业。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赚100万都不如生一个孩子,请问100万你愿意卖掉自己孩子吗?10个亿都不愿意啊!”由此可以见得,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而这一切努力都值得被看见、肯定和支持。

在我的咨询个案中,就算是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投入和努力都十分让我动容,甚至是我所佩服的。父母共同走进心理咨询室,一起面对心理咨询师,都是莫大的勇气啊!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真诚面对自己,真诚面对孩子和养育关系,勇敢去面对那一些自己犯下的错误,甚至是决心要做出进一步的改变。拿破仑曾经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我想说,真诚面对自己的养育问题,努力提升自己养育能力的父母,同样也是伟大的!

除了看见、肯定和支持的温暖,父母还需要的是专业的力量,看看我们的养育到底哪里需要提升?怎样提升?就像是一个机器出现了问题,我们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去检查内部运行中的漏洞,在一番查漏补缺的工作之后,机器才能够像从前一样正常运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孩子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本身,和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孩子的养育,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做法。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中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不同特征是父母教养方式的体现。父母教养方式贯穿于父母的言行中,比较稳定,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就来自查:我们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方式呢?知其所以然,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养育问题的关键卡点。下面有4类场景,看看哪个最符合您的实际情形?

1、平时和孩子交流时,您会更多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孩子高要求,少关心;限制多,惩罚多吗?比如直接对孩子发出指令:“你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去做”、“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能这样做了,把手伸出来!”、“你必须要做到……”

2、当孩子跟您说:“妈妈,你给我买一个ipad吧。班里好多同学都有。”您是不是不会主动了解孩子的动机,直接就有求必应了。

3、孩子找您问作业难题,您经常对他说:“我很忙,你自己看书再想想,我忙完了再来回答你”。结果事后完全想不起来,大多情况下对孩子放任自流,很少去限制和控制孩子的言行。

4、您会鼓励孩子独立,也会适当对孩子实施一些控制和限制,比如:当孩子犯错了,您会把孩子拉倒一旁,跟孩子说:“你知道,你刚才不应该那样做。我们讨论一下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

上面4类场景,如果您在第一个回答的“是”,您是一个专制型父母,特点是:关心少,要求多。限制性很强,依赖惩罚。孩子比较容易不快乐,孩子也容易内化父母那一些苛责的声音,变得缺乏主动性,缺乏沟通技巧,容易自卑胆小。如果第二个回答“是”,您是溺爱型父母。特点是:要求少,关心多。对孩子接纳、放任、低要求。溺爱出来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共情能力比较弱,蛮横不讲理,脾气不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进入青春期后,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加明显;如果第三个回答“是”,您是放任型父母。特点是:关心和要求都很少。对孩子放任自流极少限制和控制孩子的言行,对孩子要求也低。放任型的父母会认为自己的事情比孩子的事情更加重要,较少投入到孩子的教养中。所以经常拒绝和忽视孩子的要求。放任出来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冷漠。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较为自私、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成熟;如果第四个回答“是”。恭喜您,您是权威型的父母,这类父母能够理解并且尊重孩子不同的观点,以合理、民主、灵活的方式教育孩子。在权威型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比较快乐、成熟、独立,能进行自我管理,较好和别人相处。

心理学家们认为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最有效的。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教养方式总是和孩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发展等相关。因为权威型父母常常和孩子沟通,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独立,逐渐培养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习惯,因此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更利于孩子的健康。

温暖有力量的养育,首先我们要选择做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的特点很明显:对孩子期望高,提出的标准高,同时关心也相应的很多,方式也温和。他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他的想法、感受,并用行为的结果进行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父母既有关心又有要求,让孩子在爱和规则中成长,这才是温暖和力量并存的养育。

更具体一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自己小时候遇到困难,我们希望怎样被父母对待呢?

不是一句话否定了:“你就是没办法做到!别痴心妄想了!”——这一句话不仅仅是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更是放弃了我们。我们希望父母能够尊重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这意味着父母还是一直保持对我们的高要求。

我们是不是希望父母还能够多关心一下我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与足够的帮助和支持,比如:写作业的时候能够给我们倒一杯温牛奶,时不时带我们出去散散心,和我们谈谈天,总之我们希望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意味着父母在保持高标准的同时也是有很多关心的。

再想象一下,在我们小时候犯错,我们希望被父母怎样对待呢?

“怎么说你都不听,你看看!”“早就说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这样的居高临下的评判,会让本来做错事的我们更加自责。有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会打孩子,我在咨询室里面听到很多类似悲伤的故事,这不仅仅让孩子对父母失望,更成为了心理创伤,深深伤害着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我们希望父母在一旁安慰我们,理解我们的处境,鼓励我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意味着父母对我们是关心的。

如果父母还能够在我们犯错的时候,用自己的人生智慧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帮助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给我们信心和动力——这意味着父母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我们,还是对我们以高标准要求,这时候的我们内心感受到的是温暖和力量。

这样看来,做权威型的父母,拥有温暖有力量的养育,并没有那样困难。首先我们养育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被看见、肯定和支持的,这样我们就走出了自我苛责的怪圈;其次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属于哪一种家庭养教养方式,学习了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后,确定了以后改变的方向,我们走出了自我中心的怪圈。万事开头难,我们突破了第一步,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2025年两会期间,“就业优先”成为高频词。但政策背后是经济转型、技术革命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复杂博弈。...
2025长春留学中介全方位指南... 梦想彼岸,从选择正确的伙伴开始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的教育重镇,每年有数万学子选择通过留学拓展国际...
匮乏的性教育正在让我们付出代价 © Vivian Dehning 利维坦按: 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在针对孩子性教育这个议题上...
邓图有声 | 教育部推荐书单:... 【邓图有声】2025年第163期 教育部推荐书单 让|阅|读|连|接|世|界 英国文学经典 阅读,是...
计划招录3.81万人!2026... 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
公告!事关我省2025年执业兽... 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农医考公告第36号),现将2025年江西省执业兽医资格授予有...
大厂推动教育协同发展再提速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娜 张春娥)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厂回族自治...
考编打破“35岁上限”,开了个...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2026年度国考要求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
广西已明确!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 日前,《广西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根据《方案》,广西将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温暖有力量的养育,并没有那样难... 您好,我是心宝好妈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这么多年,会遇见父母这样的疑问:“余老师,我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