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医学人才的培养,明显落后于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和医疗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脱节。
如今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不仅需要完成在学校阶段的课程学习,还需要参加相应的规培,所以时间周期变得更长。
2020年到2023年全国都没有新增医学方面的专业点,各地高校医学专业都在重新调整培养方案。
社会各界对于医学专业培养周期过长,导致将来回报周期过长的问题普遍都比较担忧。这导致大家在报考医学专业时普遍存在担忧。
但是在如今经济环境下,唯有医疗系统整体发展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裁员现象。如今各地医院又陆续展开秋季招聘,我们有必要看看医学专业学生今年秋招的情况。
2025年医院招聘现状
根据实地走访和医学专业学生反馈的情况,小鱼老师今天分层次为大家看看各类医院招聘的需求以及各项要求情况。
第一家是某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根据医学界发布的2025年医院排名,该医院位居全国前50名,属于中国顶尖医院。该医院今年预计招收450名高校毕业生。
这里面明确提到招收临床医生200人,招聘规模非常庞大,但这里面明确提到需要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只有部分麻醉科、急诊科等特殊科室可放宽至硕士。
第二家是某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口腔医院(三甲)。招聘的口腔医师数量同样不限,但要求拥有博士学历,且要求发表过高水平论文,优先博士后。
而口腔技术类岗位招收的人数则较为有限,且全部都需要硕士。该医院还招聘21名护士,但都明确要求需要硕士,将来能从事护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第三家是江苏省某地级市的二甲医院。该医院同样大规模分科室招聘医师,这里面主要科室是需要应聘者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年薪在18万元到20万元之间。
包括眼科、口腔科、麻醉科等则放低学历要求,本科学历即可以报名,平均年薪在12万元到15万元之间。
护理岗位则是放低到专科学历,而且招收20名高校毕业生,平均年薪8万元到10万元。这样的薪资,在普通地级市已经相当不错。
第四家西部普通县级二甲医院。该医院计划招聘58名高校毕业生,临床医师和护理均为20人,还有审计等非医学类的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县级医院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则放得非常低,即使是临床医师也只是要临床医学本科学历,部分医技类的岗位还可以放宽到专科。
薪资待遇方面,医生综合年薪约为10万元,其他非临床类岗位约为8万元左右,护理类为6万元左右。
不同级别医院,要求有差异
通过以上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招聘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对于应聘者学历普遍要求较高,通常都需要拥有博士学位,甚至还有论文方面的要求。
当然,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给出的薪资也会更加可观,通常年薪都能达到30万元以上,而且还有各种住房补贴和高端人才补贴。
这也从侧面说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想要留在大城市的各种医院,确实会比较艰难。首先要学历过关,其次还要有一定科研能力,竞争还非常激烈。
如果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到普通地级市二甲医院,甚至回到县城普通医院。本科学历仍然有大量岗位可选择,但前提是要参加三年规培。
因此,大家认为医学专业毕业生竞争激烈,学历要求较高,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希望留在大城市,想找一份较高薪的工作。
从以上四家医院的招聘岗位分析,临床医学仍然是各地医院招聘的首要目标专业。其次则是护理学、麻醉学等专业,而对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则没有招聘需求。
还有目前大规模招聘的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医院方面都没有提供岗位。因此,这也告诫各位学生和家长务必要选对医学专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每年还会有大量乡镇地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在招聘,也会给大量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岗位,只是这里并不再进行详细陈述。
当然,以上只是医院表面列出的条件,实则学生还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还需要展示自己的各种证书,部分岗位还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四级或者英语六级。
整体来说,医院各类岗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薪资待遇在所有职业里面属于中等。但贵在招聘规模保持稳定,没有像互联网或者其他行业那样出现严重缩招。
给学生和家长的启示
中国的医疗体系改革后,大家都觉得学医很辛苦,且回报周期很长,所以还不如报考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后可以直接赚钱,所以喜欢报考航空航天、计算机、电气等专业。
但是以上这些专业所属的行业都周期性,目前行业的颓势已经逐步凸显。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行业或许都有35岁中年危机。
而医疗系统整体是稳步发展,从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到普通的乡镇卫生院,都能提供相应的岗位,所以整体深度相当不错。而其他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则很难回县城或乡镇就业。
学工科和学医,实则是赚快钱和赚慢钱的区别,学医需要坚持和容忍,需要不怕吃苦的精神。而其他专业实则也有同样情况,比如企业的优化调整,加班加点,同样让人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