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高校排名而言,国内国外都有相关的专门机构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比,例如学术实力、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社会声誉、办学层次等,每项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不同,其排名顺序也有所差异。考生和家长可理性看待,作为择校的参考。
当然,原985工程大学、原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和家长指明了方向。
中国高校2025年排名“大洗牌”
根据中国大学评级,总量与精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存量与成长型、特色与同质化等指标兼顾,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为辅的评价形式,我国210所大学划分为14档,每一档次高校的百分位次、评级都不同。

第一档次高校,除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都为我国原985工程大学,是我国公认的最顶尖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以上高校,包括我国顶尖C9联盟高校成员中的7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除外。不管是学校实力上、还是硬件设施上,都是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在优越地理区位、名校光环加持下,毕业生很受就业市场的欢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虽然地处安徽省合肥市,与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相比,处于一定的劣势,但凭借自身优良的学术氛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仍不落于后。
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一所并不为很多考生和家长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其建校之初就开始研究生教育,而并不是本科教育。即使近几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数量依然很少。

第二档次高校共计10所,百分位次为前3%,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为我国特色型高校的最高学府以及各省份、区域的最好大学,例如师范类最高学府的北京师范大学,理工类最高学府的北京理工大学,广东省最好大学的中山大学,黑龙江省最好大学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国内各院校中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
第三档次高校共计7所,包括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大多为区域最好大学,是各省份、区域重点院校的典型代表,仍为我国原985工程大学,是我国最顶尖的一批院校。当然,相对于第一、二档次高校而言,第三档高校的报考性价比相对较高。






对于以下档次高校,我们便不再赘述,考生和家长可作为参考。
当然,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档次虽然重要,但我们不可忽略其办学层次(原985工程大学、原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依然是我国认可度最高的大学,对于就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学科实力(每所高校的发展偏向不同,其优势学科也不同,有些高校虽然没有较高的办学层次,但某些学科、专业在国内具有绝对的话语权,那么毕业生就业完全不成问题),考生和家长可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等因素,综合分析研判,找到与自身契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