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父亲下岗我准备辍学打工,邻居大娘悄悄做的事让我泪目
开心田螺
2025-11-21 02:24:19
0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是二十多年了。

可每当我路过菜市场,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总会想起1996年的那个秋天,想起我们家住的那栋破旧筒子楼,想起王大娘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

那时候我叫李建国,一个刚上高一的毛头小子。

现在想来,这名字挺土的,但在那个年代,父母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寄托的是对国家建设的美好期望。

谁知道,就在我16岁那年,生活给了我们家一记重拳。

01

记得那天放学回家,老远就听见楼道里传来嘈杂的议论声。

我们住在三楼,每天上下楼都能碰到好几家邻居。

那会儿大家住得近,谁家有点什么事,整栋楼都知道。

"听说纺织厂又要裁员了..." "王师傅家怎么办啊,孩子还上学呢..." "这年头,铁饭碗也不铁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加快脚步往家里冲。推开门,屋子里静得吓人。

平时这个点,妈妈总是在厨房忙活,爸爸会坐在那张破沙发上看报纸。

可那天,爸爸呆呆地坐在床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眼神空洞得像失了魂。

妈妈站在窗边,背对着我们,肩膀微微颤抖。

不用问,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张纸上,肯定写着"下岗通知书"几个字。

爸爸在纺织厂干了二十年,从一个毛头小伙子熬成了车间主任。

那些机器的脾气他摸得一清二楚,厂里的活儿他闭着眼睛都能干。

可时代变了,国企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再能干的工人也抵不过经济的大环境。

那天晚上,我们家的饭桌上格外安静。

妈妈盛了三碗白米粥,配着她亲手腌的咸菜。

爸爸平时话就不多,那天更是一声不吭,只是机械地往嘴里送粥。

我想说点什么缓解气氛,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半夜里,我被隔壁房间传来的低声交谈吵醒了。

"孩子的学费还差三百块,这可怎么办..."妈妈的声音带着哭腔。

"要不让建国先别上了,出去打工挣点钱,等我找到活儿再说..."爸爸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被我听到。

"这孩子学习那么好,耽误了多可惜啊...他们班主任还说,以他的成绩考大学没问题..."

"可咱现在哪有钱供他读书啊..."

听到这里,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我知道,家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

爸爸每个月的工资是四百多块,妈妈偶尔做点零工,一个月也就能挣个百来块。

现在爸爸没了工作,就靠妈妈那点微薄收入,别说供我上学,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02

第二天早上,我主动对父母说:"爸妈,我不上学了,去打工挣钱。"

妈妈一听就红了眼圈:"建国,你别这样想,妈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妈,我都想好了。"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现在外面工厂多得是,我去打工,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个三四百。等家里缓过这阵子,我再回来读书也不迟。"

其实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离开学校,再想回来就难了。

可看着爸妈愁苦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让他们为了我的学费发愁。

爸爸沉默了很久,最后长叹一口气:"儿子,是爸没用..."

"爸,您别这么说。"我故意咧嘴笑了笑,"等我挣了钱,咱家日子会好起来的。"

就这样,我开始准备办退学手续。

那几天,我每天还是照常上学,但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去哪里找工作。

班主任李老师知道我家的情况后,特地找我谈了好几次,可我心意已决。

03

就在我准备彻底告别校园生活的时候,一些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首先是王大娘。

她住在我们楼下,一个人拉扯大了三个孩子,现在在菜市场卖菜为生。

大娘六十多岁了,个子不高,总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说话嗓门很大,但人特别实在。

那天放学回家,我在楼梯口碰到了王大娘。她正提着一大袋子菜,看见我就喊:"建国啊,你妈在家吗?"

"在的,大娘。"

"你帮大娘个忙,这菜我买多了,你们家拿点去。"说着,她从袋子里掏出一把青菜、几个茄子,还有两条带鱼。

"大娘,这怎么好意思..."

"你这孩子,跟大娘客气什么。邻居邻居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妈妈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看到那些菜直摆手:"王大姐,这太贵重了..."

"哎呀,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放坏了不是浪费嘛。"大娘把菜往妈妈手里塞,"你们拿着,改天有什么好东西也给我尝尝。"

这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了好几次。每次王大娘都说是买多了,可我心里明白,她是故意的。

大娘自己一个人生活,能买多少菜?而且每次"多"的都是些有营养的好东西。

紧接着,楼下修车的张师傅找到了我。张师傅四十多岁,手艺不错,在楼下支了个摊子专门修自行车。

"建国,你放学后有空吗?"张师傅一边修着车一边问我。

"有啊,张叔,有什么事吗?"

"我这儿忙不过来,想找个帮手。你要是愿意,放学后来帮我递递工具,收拾收拾摊子,一个月给你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收入。

我高兴坏了,立马答应下来。

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都会到张师傅的摊子帮忙。

修车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就是换换内胎、调调刹车、上上链子油。

张师傅人很好,不仅教我技术,有时候还会买点饼干糖果给我吃。

最让我惊喜的是,就在我准备办退学手续的前一天,学校突然通知我获得了"特困生助学金"。

班主任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个信封:"建国,这是学校的助学金,三百块钱,足够你这学期的学费了。"

我接过信封,手都在抖。三百块钱,正好是我们家缺的那笔学费!

"李老师,这...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学校考虑到你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成绩,特批的助学金。"李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专心读书。"

拿着这笔钱回到家,爸妈都高兴坏了。妈妈激动得直抹眼泪:"太好了,太好了,建国不用退学了..."

爸爸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这孩子有出息,学校都看重他。"

04

可是好运似乎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家总是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惊喜"。

有时候是王大娘"不小心"多买的菜,有时候是楼下陈阿姨"做多了"的包子,有时候是对门刘叔叔"用不完"的煤球。甚至连我在张师傅那里帮忙,他也总是找各种理由多给我点钱。

起初我还真以为这些都是巧合,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

那天我放学回家,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王大娘和几个邻居在说话。

"建国家的情况好点了没?"这是住在二楼的陈阿姨的声音。

"那孩子现在还在上学,应该是缓过来了。"王大娘回答。

"咱们凑的那三百块钱,学校那边说成助学金了吧?"刘叔叔问。

"嗯,李老师办事很周到,孩子不会起疑心的。"王大娘说,"不过咱们还得继续帮衬着,老李家现在就指着王丽那点收入,不容易。"

"应该的,应该的。远亲不如近邻嘛。"

"就是,建国这孩子学习好,人也懂事,不能让他因为家里困难耽误了前程。"

听到这里,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原来,那个所谓的"助学金"是邻居们凑出来的!原来,这段时间的种种"巧合"都是大家精心安排的!

我悄悄退回楼下,在楼道里站了很久。

那一刻,心里涌起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愧疚和感激。

这些邻居们,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宽裕,却愿意为了我们家默默付出。

而且他们做得如此巧妙,让我们一家人在接受帮助的同时还能保持尊严。

05

第二天放学后,我特地买了点水果,去找王大娘。

"大娘,我有话想对您说。"

王大娘正在收拾菜摊,看到我就笑了:"建国啊,来帮大娘搬东西吗?"

"大娘..."我的声音有些颤抖,"昨天我听到您和邻居们说话了。"

王大娘手里的动作停下了,看着我没说话。

"大娘,谢谢您,谢谢大家。"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要不是您们,我真的就要辍学了。"

王大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叹了口气:"这孩子,耳朵够尖的。"

"大娘,您为什么要这样帮我们?"

王大娘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建国啊,大娘跟你说个事儿。你大爷去世的时候,你大娘我也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那会儿比你们家现在还难。是这栋楼里的邻居们帮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她顿了顿,继续说:"那时候你们还小,不知道。张师傅他爸专门给我介绍活儿干,陈阿姨经常给我送饭,刘叔叔帮我修房子...大家都没说什么,就是觉得邻居有难,能帮就帮。"

"所以现在轮到你们家有困难,大娘当然也要出份力。"王大娘拍拍我的肩膀,"再说了,你这孩子学习好,有出息,不能因为钱的事儿耽误了前程。"

"可是大娘,您自己也不容易..."

"傻孩子,大娘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们不一样。"王大娘站起身,开始收拾东西,"而且啊,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今天我帮你,明天你有能力了也会帮别人,这样传下去,世界就会越来越好。"

听了王大娘的话,我心里暖暖的,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06

那之后,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张师傅那里帮忙,偶尔还会帮王大娘卖菜。虽然忙,但我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好。

爸爸也没有闲着。虽然年纪大了,找正式工作不容易,但他开始跑起了出租车。

那会儿出租车还不多,爸爸托关系借了一辆车,每天起早贪黑地跑活儿。虽然辛苦,但总算有了固定收入。

妈妈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她开始做点小生意,在菜市场卖点针头线脑的小商品。虽然挣得不多,但总比待在家里强。

最让我感动的是,邻居们的帮助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照顾我们家,但做得很自然,从不让我们感到难堪。

王大娘还是经常"买多了"菜,张师傅也时常找各种理由多给我点钱,陈阿姨会"不小心"多做点好吃的...

这种温暖的互助一直持续到我高中毕业。三年时间里,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07

大学四年,我靠着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慢慢好转。

爸爸买了自己的出租车,妈妈的小生意也越做越好。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1996年的那个秋天,不会忘记邻居们给予我们家的温暖。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看王大娘,给她带点好东西。

虽然她总是嫌我花钱,但我知道她心里是高兴的。

参加工作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延续着这种互助的传统。

无论是在工作中帮助同事,还是在生活中帮助邻居,我都尽我所能。

因为我明白,正是有了这些善意的传递,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温暖和希望。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没有邻居们的帮助,我现在会在哪里?

可能在某个工厂里做工人,可能在某个小店里当售货员,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更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王大娘说得对,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我们向别人伸出援手时,也在为自己积累着福报。这种善意的循环,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现在,每当我在新闻里看到有困难的家庭,或者身边有人遇到困难时,我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只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当年的邻居们一样,他们帮助我们不是为了什么,只是觉得邻居有难,能帮就帮。

08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栋老旧的筒子楼早已拆迁,邻居们也各自搬到了不同的地方。

但那份邻里间的温情,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王大娘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住在她儿子买的新房子里。

每次去看她,她总是会絮絮叨叨地说起当年的事情,说起那栋楼里的家长里短。在她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是啊,那个年代虽然物质不够丰富,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格外真挚。

邻居之间真的像一家人一样,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那种淳朴的邻里关系却越来越少见了。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多一份善意,多一份关怀,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就像王大娘当年悄悄做的那些事一样,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那年秋天的温暖,至今还在我心中燃烧着。

它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都要保持那份帮助他人的初心。因为我知道,那份温暖终将传递下去,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校2025年办学经费排名:6... 高校经费,是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对于高校的硬件设施完善,还是引进优秀师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年全国30强高校:武大... 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隆重公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稳居前列,彰显世界级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复...
96年父亲下岗我准备辍学打工,...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是二十多年了。 可每当我路过菜市场,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总会想起1996年的那...
“学编程能保送清北?”起底核桃... “学编程能保送清北?”“幼儿园学不会是思维能力差?”近年来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热度飙升,一些家长盲目给孩...
“2小时”如何全面高质量落地?...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到2027年,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
香港留学机构的排名 一、香港留学机构如何选择?这些高频问题帮你理清思路 作为从事国际教育规划工作超过十年的资深顾问,我...
邓州市2025年秋期班会课展示...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11月19日,邓州市202...
将英语改必修,越南直呼“难” 本报驻越南特约记者 黄东日 越南政府近日宣布一项全国性计划,旨在到2030年前,全国小学一年级开设英...
关于召开西南交通大学第三十五次... 经学校党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批准,西南交通大学第三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将于2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执着考公... “你怎么还在家待着?找个工作不行吗?”我问表妹时,她淡淡地回答:“我在备考公务员呢,先不着急。”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