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高校应用引发诸多问题,高校探索应对之策】ChatGPT向公众开放两周年以来,AI 辅助工具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应用。大三学生傅雪用一周完成 7000 字结课报告,提高了效率,但也让老师头疼,国内多所高校开始探索其应用边界。 11 月 28 日,复旦大学出台相关规定,成为国内首个针对 AI 提出“禁令”的高校,明确“六个禁止”,严重违规者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撤销学位。 大学生常拼 ChatGPT 会员,理科生用其编写代码、解数学题,文科生作业受影响更明显。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翎子称学生作业充满 AI 味,快失去原创写作能力。 尽管多所高校出台规定,但界定规范使用 AI 界限模糊,缺少有效检测工具。华东师范大学规定直接生成内容不超全文 20%,天津科技大学规定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 40%。 目前 AI 检测技术不成熟,多依赖教师发现不当使用。中国传媒大学发说明表,未按实际情况说明视为违规,但实际操作有灰色地带。 未来,科学与 AI 共存或成高校教育趋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原创能力无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