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的建议一直以来颇具市场,很多专家都强烈建议取消中考,直接实行小学、中学、高中全阶段义务教育。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再次在一些媒体上发布视频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金灿荣教授提到,教育界很多人认为,现在小学中学12年教的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实际上是耽误孩子的青春。
为此,他建议把学制从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压缩至10年,同时取消中考,国家直接实行10年义务教育。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压缩大家学习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学习。
而且取消中考之后,每个孩子都能拿到高中文凭,有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毕业的时候还比较年轻,他们可以选择上大学预科、技校或者其他或者工作来进一步深造学习。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马得到了很多网友的高度认可,很多网友纷纷举双手赞同取消中考。
毕竟现在的中考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考,从老师到学生都在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内卷,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一些重复学习上,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其他能力并没有培养出来。
等考完试之后,很多人其实所学的东西往往都忘掉了,这完全是一种无用功。
基于这种现实,其实早就有很多人呼吁取消中考,甚至取消高考了。
那这种做法是否有可行性呢?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首先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完全具有可行性。
放在以前,取消中考根本没有可行性,因为当时每年毕业的初中生太多了,但我国的高中资源却相对比较匮乏。
尤其是对一些偏远地区来说,高中学位很少,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上高中,只能分流到技校或者职高里面去。
但目前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人口开始出现下降,每年的新出生婴儿逐年减少。
从2022年开始,我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已经跌破1,000万大关,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参考这个出生人口数据来推算,未来每年毕业的初中生也就900万人左右。
而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每年的在校人数大约是2,800万人,相当于每一个年级的在校人数大约是930万人左右。
虽然这个高中学位目前暂时不能满足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学位需求,但在8年之后,人口下降的传递会很明显,到时高中学位完全能够应付所有初中毕业生。
在这种背景之下,实行10年义务教育就成为了可行性。
其次,我国人口众多没必要培养“全能型人才”。
按照目前各级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全能型人才,所以我们才看到,从初中开始什么都要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等等都要学。
但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所学的这些东西等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有几门能够用得到的?如果不是从事专业非常匹配的工作,这些知识根本就用不到。
这意味着很多学生花了十几年学的知识,其实很多都是做无用功,这不仅让学生身心疲惫,对整个社会也并没有起到太积极的效果。
既然如此,还不如缩短学制,从目前的12年缩短到10年,让学生提早两年进入大学或者进入社会,然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要攻读的方向。
同时在大学毕业之后还要开展社会继续深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样或许才能真正的做到人尽之才,而不是遍地都是通才。
对于我国来说,人口众多,如果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学生去学习,而且能够学得很精通,那对于打造专业性人才,打造创新性的人才,科研性人才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所以不论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未来取消中考,并缩短学制,完全具有可行性。
但从短期来看,想要取消中高,暂时有一定的难度,至少5~10年之内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这里面实施起来有一些困难。
第1个是目前高中学位供应仍然偏少。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人口出生减少了,但是以前出生的人口比较多,这些人都正处于就读阶段,比如2023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243.69万人,但是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2803.6万人,这意味着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只有53.6%左右。
面对当前初中人数多,高中学位少的实际情况,短期内是不可能取消中考的。
另一个是取消中考对职业中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目前中专在校人数的规模比以前少了很多,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中专学校数量仍是很多的。
如果一下取消了中考,这些中专没有人就读了,大量的学校就会荒废,大量的老师会失业,这个必须认真考虑。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至少在短期内取消中考是不可能的。
但随着人口逐渐下降,未来取消中考将成为一个大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取消中考对中专的冲击,就需要引导中专积极进行转型,从目前为中专生服务转型为社会在职人员服务,这或许能够减少一些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