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校办学业绩产出“效·能”排行榜出炉!排行榜分为“能”榜和“效”榜两部分,“能”榜指高校办学业绩的总产出,“效”榜指高校办学业绩的“财均”产出和“人均”产出。
一图读懂
中国高校办校业绩产出“效·能”榜计算指标
投入指标
1.人员投入 专任教师数(人)
2.经费投入 经费总数(万元)
产出指标
1.科研成果产出
SCI发文量
A&HCI发文量
ESI篇均引用数
Nature和Science发文量
Nature Index
科技奖获奖数
C刊发文量
SSCI发文量
2.教学成果产出
教学成果奖(2022年为计)
3.学科建设产出
A+类学科总数
A 类学科总数
A- 类学科总数
4.社会服务产出
专利数
计算方法
降维处理以上 15个指标数据,以利校际间得分对比分析。采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如下:
所有指标原始数据均来源 全网公开资讯或 官方主页的面版数据。
根据极值法对所有产出指标进行 去量纲化,然后再进行 标准化处理。
根据指标的 相关系数矩阵,分别计算出各个主成分的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和 累计方差贡献率。
以主成分分析的系数作为每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比重作为主成分的权重,合成绩效得分。
基于上述分析流程,得出中国高校办学业绩产出的绩效得分。
以下为 “中国高校办学业绩产出‘效·能’榜”,该榜单分别呈现了各高校在 人均产出、财均产出、总量产出三个维度的表现,展示各高校在这一综合评价体系下的综合表现。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讯、相关高校或机构官网公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