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2025年研究生考试的国家分数线。
通过对比2024年与2025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25年的研考国家线在各专业上普遍出现了下降,降幅大约为10分左右。
这一现象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考研是否“放水”了?然而,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却纷纷表示:“只有真正经历过才知道有多难!
降幅显著的专业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线降幅最大,A类考生的分数线降至323分,较2024年下降了15分。
此外,文学、理学和管理类中的工程管理专业分数线分别为351分、274分和162分,分别比去年下降了14分。
不仅是总分线有所降低,单科线也出现了明显下调。例如,哲学A类考生的政治和英语单科线相比去年下降了8分;法学的英语和政治单科线则下降了7分。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肖秀荣评价道:“今年的试题难度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高的。”
尽管国家线有所下调,但各大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尚未公布,考生仍需保持警惕。即便过了国家线,部分院校的复试门槛依然可能让众多考生望而却步。
以去年为例,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硕进入复试的总分要求为360分,比前一年高出15分;同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复试线达到390分,成为该校当年复试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比2023年高出15分。
不少网友感叹:“一分之差就可能改变一批考生的命运。”
报名人数下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去年减少50万,首次跌破400万大关。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认为,“学历内卷”的问题虽然仍然存在,但其性价比正在迅速下降。
研究生就业市场并未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甚至出现学历贬值、“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这或许正是导致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增长情况可能并不如外界预期。
某北方一所985高校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在招生计划增加14人的情况下,由于推免生人数激增53人,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仅剩76人(2023年为113人)。
从学校整体情况来看,2023年该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300人,其中推免生占1800人;而在2024年招生总人数增加300人时,新增的200个名额全部分配给了推免生。
学历之外的成长路径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指出,学历教育并非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并实现快速成长。
对于所有毕业生而言,无论是顺利考上研究生,还是选择直接步入职场,人生都不会因一场考试而停滞不前。
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止一条,坚持努力的你,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