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伦比亚观察报》报道,哥伦比亚大学考虑将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本科招生规模最多扩大20%。

也就是大约每届增加约300-400个名额,目前这还是内部讨论,预计会在ED结果公布前的12月中旬左右公布最终决定,我们将密切关注官方12月中旬放出的消息。
哥大早就想扩招了,2021年学校高层就希望以5%-20%的比例扩招。
但在2022年哥大一个专门委员会递交了份报告,要求校方在2025年之前暂停评估本科生扩招事宜,核心的理由是学校教室、宿舍、课程等容量有限,扩招会导致学校无法提供应有的教育质量。同时,报告还建议哥大的本科扩招比例不超过3%。
事实上,今年秋季入学的2029届新生就已经扩招了:哥伦比亚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共迎来1,806名大一新生,比上一届(1,499人)增加了约20%,创下学校有史以来最大入学规模。在近6万名申请者中,最终录取2,946人,录取率为4.9%。
哥大代理校长Claire Shipman在致信中表示:“面对申请人数激增、毕业生数量创纪录、录取意向积极等多重因素,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适度扩招。”
如今,扩招又被重新放在桌面上讨论,可以推测哥大扩招几乎板上钉钉,只是扩招名额多少有争议。


无独有偶,哥大绝非这股扩招风潮的个例。
耶鲁大学今年2月高调宣布从2029届开始,每年扩招100名本科新生,本科整体学生人数将达到6,600人 。
根据耶鲁11%的国际学生占比,在这新增的100个名额中,预计国际学生将占10个名额。其实从23Fall到25Fall,耶鲁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一举措被广泛解读为耶鲁为抢夺优秀生源、增加学费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而做出的调整 。优秀学子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有可能为学校带来潜在的捐赠支持 。
布朗大学在制定一系列应对财政危机的措施时,扩招研究生成为关键策略。学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住校硕士生数量增加一倍 。
布朗大学教务长Francis Doyle和负责财务的执行副校长Sarah Latham明确表示,通过扩招研究生,布朗大学希望增加学费收入,改变传统的依赖本科生学费的模式,开发新的收入来源 。
斯坦福大学校长也曾明确表态,要积极探索新路径,让更多优秀学生能获得斯坦福的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秋季,斯坦福本科入学人数较往年增加了约150人。同时校方宣布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的方案,也就是说斯坦福本次扩招并非一次性的举措,可能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扩张。

名校扩招,暗流涌动
听到扩招,许多家庭的第一反应是喜悦。但我们必须冷静地泼一盆冷水:表面上看,扩招意味着录取机会增加,但对申请者而言,挑战或许比想象中更为严峻。
最核心的矛盾在于:扩招的速度,可能远远赶不上申请人数暴涨的速度。斯坦福、哥大今年秋季即使已经扩招了,录取率仍然不到5%。
而且“扩招”的消息可能激励更多原本犹豫的学生投身申请大军,导致申请“分母”急剧扩大。
同时,招生官在审阅海量申请时,耐心会更加有限。同质化、模板化的申请材料会更快地被扔进淘汰区。只有那些真正独特、能瞬间抓住眼球的故事,才能脱颖而出。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学生们被录取后也需要面对扩招后可能带来的校内资源竞争,比如热门课程的席位、研究项目的机会以及住宿条件等。

名校扩招的窗口已经打开,但这扇窗只会为那些准备最充分、策略最精准的学生停留。
对于那些原本就冲击TOP名校的学生,当然要抓住机会,继续全力以赴;但如果是整体背景弱的学生,本就不是扩招“受众”,大概率不会受扩招政策影响,别盲目扎堆“名校”,没必要去“赌一把”……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你是否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判断哪些扩招信息与你息息相关?又该如何量身定制专属的申请策略?
如何全方位提升综合实力,在众多申请者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定要提前规划,差异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