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学生眼中,物理是一门既枯燥又难以理解的学科。但作为物理老师,我深知,这不仅仅是因为物理本身的难度,而是学生与物理之间缺乏一种正确的连接。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或许你会明白,如何通过一点点改变,让物理成绩不再是难关,甚至成为学生们的兴趣所在。
那是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堂课,我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和互动,精心设计了一些“错误”,希望学生们能在课堂上找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我故意设置了一些概念上的漏洞,讲解完后,我问道:“有问题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几乎一分钟,大家都沉默着。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学生眼睛亮了起来,马上指出了我讲解中的错误。当时的我既惊讶又兴奋,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学生能主动思考,敢于提出疑问。看到他勇敢发言,我由衷地夸奖了他:“非常好,思考很认真,真聪明!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学生有些腼腆地报出了名字,大家也开始注意到他,鼓掌表示认可。
这一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虽然只是课堂上一个小小的互动,但它给了学生们信心,尤其是这位学生,他从那时起,似乎对物理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这位学生虽然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但物理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在他的学习过程中,确实有过低谷,有过懈怠,甚至会对学习产生疲惫。但从未见他对物理失去信心。每次遇到难题时,他总是第一个主动去查资料,向我请教,而不是害怕或逃避。他总是相信,物理并不是不可攻克的难关。
有时候,学生对物理的热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小小的“点燃”可以改变一切。在课堂上,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无论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深入理解。而对于这位学生,我通过那次课堂上的鼓励,点燃了他对物理的信心。这一信心,伴随他一路前行,逐渐形成了他对物理的浓厚兴趣,甚至让他不畏惧物理学习中的挫折。
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不一样,但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理解与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而作为老师,除了讲授知识,更需要通过点滴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相信,物理并不遥远,它是可以理解、可以掌握的。就像那位学生,物理成绩不再是他的负担,而是一种自信的体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像他一样,在物理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