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聘 “兼职热” :宁聘退休教师,也不招新人?
开心田螺
2025-05-19 14:41:47
0

文章来源于“高才-高校人才网”。

最近在帮几位今年即将毕业的博士朋友找高校工作时,惊觉一个现象:明明是应届毕业的高学历博士,在求职高校教职时,竟不如有工作经验的硕士老教师有优势不说,适合这些应届博士的岗位,还不如“银龄教师”的岗位公告多。

图源:高校人才网官网

这绝非是博士能力欠佳,也不是高校学历门槛降低了。实际情况是,高校如今似乎更青睐有职称、有工作经验的教师。

除了返聘 “银龄教师” 外,高校对兼职教师的招聘需求也极为旺盛。公办高校返聘 “银龄教师” 或许有政策因素推动,可民办高校同样存在类似现象。

图源:南阳职业学院2025年度招聘公告

如今,高校的新教师岗位日渐收紧,而兼职教师岗位需求却大量增加,并且这些招聘岗位大多都对职称和工作经验有所要求。

以前都说:要珍惜应届机会,岗位选择更多。

那么,如今高校招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

高校老教师 “再出山”,对应届生求职影响多大?

1、什么是“银龄教师”?

关于官方“银龄教师计划”政策,笔者在2023年的文章《》(←点击可阅读)里详细分析过。

这里简要提炼下——

该项计划的目标任务:1、支持普通高等教育行动;2、支持职业教育行动;3、支持基础教育行动;4、支持终身教育行动;5、支持民办教育行动。

银龄教师“再就业”主要工作内容:并非教学生,而是教老师。比如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公开课、研讨课、专题讲座等。

《新政官宣!“银龄计划”将对年轻教师产生哪些影响?》丨高校人才网

从政策上看,这些返聘的老教师并不占新人位置,而属于单位额外的人才预算。

比如曲靖市探索实施“教育人才银龄工程”,待遇发放走的是「特殊人才工作补贴」。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银龄教师”的待遇并非主要靠中央/地方补贴。

当地方自主实施的银龄教师项目涉及经费,高于官方补贴标准,大概率由用人单位(学校)自筹解决。

【政策依据】

官方规定参考①:“……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的讲学,费用由各地统筹解决。”

信息来源:《关于做好2024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官方规定参考②:受援省份和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高出部分由受援省份和高校自行负担。”“超出预算经费总额部分由受援省份和学校自筹经费承担。”

信息来源:《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昌吉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银龄教师”招募公告》

官方规定参考③:满足条件的银龄教师,“可视同本校专任教师,纳入高校设置

2、所以,“银龄教师”对年轻人的就业影响大吗?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基本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比中小学,高校“银龄教师”标准普遍不低,基本要副高以上;

②人数少,很多高校一年就选派几个人,和庞大的教师群体不构成竞争关系;

③银龄教师任职时间短,基本1-2年;

④老教师已经评过职称,且很多是退休教师,不挤占年轻人评聘名额;

⑤官方银龄教师主要是教授新老师,而不是教学生,不占用一线教学岗位等。

图源:上海大学

由此可见,“银龄教师” 对年轻教师就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究竟是哪些因素在真正挤压年轻人高校求职的机会呢 ?

个别高校“以老带新”,变味成“以老代新”?

高校用人预算收紧后,老教师返聘潮兴起,但不同高校的聘用标准参差不齐,导致部分高校出现“老教师挤占新岗位”的现象——高校既有官方标准的“银龄教师计划”也有学校自主设定的兼职教师岗位。

再细究不同高校的返聘模式,可以发现三种泾渭分明的用工路径——

1、政策型返聘

  • 严格遵循“银龄教师计划”标准(副高以上职称);

  • 短期1-2年聘期,主要承担师资培训;

  • 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拨款+高校自主承担超出部分;

2、成本型返聘

  • 自主降低聘用标准(中级职称/高校教资证即可);

  • 长期承担核心课程教学;

  • 高校自筹经费,挤占常规师资预算;

3、任务型返聘

  • 配合地方人才工程;

  • 高薪引进退休专家;

  • 专项经费独立核算;

于是,这种多元并存的返聘格局,尤其是当高校大规模聘用老教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时,正在产生意料之外的替代效应。

①从预算分配角度来看,返聘老教师的费用,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原本可用于招聘新教师的经费。

②在岗位供给方面,老教师凭借丰富经验提前满足了部分教学需求,使得新教师可获得的岗位数量相应减少。

③而在制度环境层面,编制持续收紧,入职门槛不断抬高,让新教师进入高校的难度大幅增加。

由此可见,青年教师不仅面临激烈的岗位竞争,随着高校越来越青睐“即插即用”型人才,面向新教师的岗位需求正在系统性缩减。

而这种转变似乎正在形成“马太效应”:有经验者获得更多机会 → 新人培养投入持续减少 → 青年教师成长通道收窄 → 高校更依赖现成人才。

给求职高校的人才一点建议

鉴于当下高校招聘愈发注重 “工作经验”,在此给应届博士们一些思路参考——倘若未能觅得理想岗位,或许尝试 “博士后-讲师” 这一过渡途径,借博士后阶段积累科研与教学经验。

或者,也可以先投身企业,在积累丰富行业经验的同时积攒原始资本,之后再谋求进入高校,不失为其他可行之选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巡察组一来,校长办公室的门槛快... 在这所校园里,每到特定时刻,老师们之间总会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无奈与焦虑。瞧瞧那一个个行色匆匆的身影,说...
近六成高中生在县中就读,如何办... 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是完善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的关键着力点。各地各方将县中发展提上政策...
杨武之到底有多硬核?把儿子教成... 你可能知道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但你未必知道,他的父亲杨武之——在那个民国战火连天、谁都自顾不暇的时代...
劫囚案“江湖大嫂”口供曝光:布... 11月18日,柬埔寨柴桢省初级法院发生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劫囚事件。 此前事发监控视频显示,一名身穿...
特朗普签证收紧!美留学生总数暂... 美联社消息,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外界担忧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签证限制会导致赴美留学生数量暴跌,但今年...
高校面临“倒闭潮”!学生变少教... 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中国中学生的人数为何越来越少?现在中小学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少,...
“双减”深耕结硕果,特色作业展... 金桂飘香的秋日里,开封市第十四中学的物理课堂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为让八年级学子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激...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李华:用爱与... 李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中心学校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扎根乡村教育十余载,李...
厦门将新增两所学校 近日 同翔高新城鸿渐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 项目点击 本次封顶的鸿渐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同翔高新城翔安片...
2025版最新教科版初中英语七... 本教材的基本介绍: 本套2024版最新教科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是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