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13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文|夏云
1 有人在说“读书无用论”,财富家族在打造教育“护城河”
如今,普通家庭还在为孩子的兴趣班和升学择校焦头烂额,甚至怀疑读书可以改天改命了。
但是,财富家族仍然持续在“教育领域”下重注——不仅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更是为家族长期兴旺铺设根基。
在宗庆后家族财富争夺战浮出水面之前,杜建英已退出娃哈哈管理一线10多年,一直以教育家和慈善家的人设示人。
这比宗庆后一个老婆、一个女儿、一双布鞋的形象更加高大上,也更具国际视野。
可见,杜建英作为80年代浙江大学毕业的学霸,出手确实非凡。
今天,我们不讨论宗家的复杂家事,就以杜建英为典型案例,揭秘权贵们在教育版图上的多层面布局,来思考我们普通家庭顺势而为的路径。
2 杜建英三位子女的教育经历全解析
杜建英的子女主要在美国完成中学及高等教育,从而兼得国际化视野与精英学术背景。
宗继昌(Jacky Zong,1996年生)
高中阶段:2015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学院(Concord Academy),该校以学术严谨、国际化氛围著称。
大学深造:入读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攻读食品科学专业,并于2019年获得学士学位,期间曾在生物科技公司实习半年。
职业起步与回流:大学毕业后,供职于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合作社——Dairy Farmers of America,积累了食品研发与产业链运作经验 。2022年初辞去美国职务后,立刻回国加盟娃哈哈关联企业,先后担任浙江诚信塑胶有限公司、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及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分公司董事。
宗婕莉(Jessie Zong,1998年生)
高中阶段:康科德学院2016届毕业生,与Jacky几乎同步。
大学深造:据爆料,宗婕莉本科在布林莫尔学院上学,主修心理学。她还是学校的排球队主力,排球打的不错。
布林莫尔学院成立于1885年,是美国著名的七姐妹女子学院之一,布林莫尔学院在2025 US.News的美国文理学院排行榜上排名29名。
职业起步与回流:毕业后,她回到杭州,在娃哈哈双语学校当老师。2022年,24岁的她与哥哥一同进入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企业担任董事。
宗继盛(Jerry Zong,大约2004–2005年生)
高中阶段:2023届康科德学院高中毕业生,是三兄妹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也有一说,宗继盛是2017年出生。
小结
杜建英通过让子女在顶级国际教育环境中成长,既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也为未来家族事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储备了珍贵的人才与视野。
3 深耕本土与海外布局并举
杜建英旗下的关联教育机构主要有:美国波士顿康科德学院、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娃哈哈未来城培训中心、美国波士顿纽英创新学院。
康科德学院(Concord Academy)校董——视野对接
凭借子女在美国读书的经历,杜建英受邀担任波士顿康科德学院校董,将国际教育先进经验带回国内,也为学校决策层注入中国视角 。
康科德学院(Concord Academy)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名镇康科德,这所百年名校以其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精英化的师生社群著称。
康科德学院曾培养出多位普利策奖得主、知名作家与学者,其中包括第28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等。学校目前由校长亨利·费尔法克斯(Henry Fairfax)领衔,师资阵容既有世界一流的学者,也有在创新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教学专家。
学校于1919年由当地教育家创立,这是所兼具寄宿与走读的男女合校,招收9–12年级学生,目前在校师生比约为1∶6,全校约420名学生,其中近40%为寄宿生,60%为当地走读生,国际学生比例超过10%。
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特色:
1、“无分数、无奖项”文化:学校不设等级排名与荣誉称号,鼓励学生以探索心态投入每门课程,专注于知识本身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2、首名直呼制:师生互称名字,拉近彼此距离,促进平等与尊重;
3、丰富的选修课程:提供超200门课程,从古典文学到量子物理,从现代舞蹈到机器人工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
4、小班制与导师制:平均班级人数不足15人,配备专职导师团队,关注学生学业以外的社交、心理与个人发展。
娃哈哈双语学校(WBS)——真正的“中英双浸”
2014年,杜建英受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邀请个人出资创办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坚持浸润式双语教学,不搞“挂名”式双语,为学生打下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的真实能力基础。
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WIS)——异国学子首选
2015年,她再度出手,在杭州市心脏地带创办WIS,成为本地及外籍家庭的首选国际学校,校园氛围融合中西文化,让孩子在多元环境中健康成长。
娃哈哈未来城培训中心(WLC)——素质教育的“试验场”
面对应试教育弊端,杜建英于2018年创立WLC,引进CPS彩铅素描、Science Workshop科学工作坊、MonkeyTree English等多元课程,聚焦STEAM与创新思维,打通校内外、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生态。
纽英创新学院(New England Innovation Academy, NEIA)——“中国人办的美式私校”
2020年,她在波士顿近郊创办NEIA,融合中西课程与创新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心怀鸿鹄、勇于实践”的下一代跨文化人才。
4 科研与公益联动:基金会与母校捐赠
三捷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力可持续
2018年5月,她以个人公司名义发起成立“三捷教育发展基金会”,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资源,为WBS/WIS的长期发展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
西湖大学与浙大讲席基金——投向高端研究
2018年10月,她成为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投入亿元支持基础科学;
2022年又向浙江大学光电学院设立数学与光电学讲席教授基金,强化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 。
5 富豪教育投资的四大动机
构建长期竞争力——人力资本升级
教育是最优质的“长期投资标的”,通过定制化的双语与创新课程,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家族下一代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社会网络——借力资源整合
从学校到基金会,再到国际名校校董席位,富豪们利用教育平台拓展人脉,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为家族商业和公益事业开辟更多合作通道。
声誉与品牌增值——塑造“教育家”形象
大额捐赠、公益项目和优质学校,既彰显家族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公众对家族品牌的认可度与信任度,让教育投资产生“品牌溢价”效应。
家族文化传承——价值观的“软实力”
阖家参与教育规划,让下一代在家族专属的教育体系中传承家族精神与文化基因,实现财富与价值观的双重延续。
6 小结:普通家庭的“借船出海”
普通家庭不可能像富豪们那样,通过做各种“局”和“护城河”来保证下一代接受优质教育,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主动“入局”,借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