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取消绩点制,能让大学生不再“卷分数”吗?
开心田螺
2025-07-30 11:13:37
0

7月25日,北京大学发布通知,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一系列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从2025级学生开始,学生的学业能力将不再以单一的绩点标准进行评价和排名;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

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该通知还提到: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近年来,除北大之外,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也陆续调整评价体系,或取消绩点排名,或推行“等级制+综合评价”模式。这些改革共同指向一个目标:破除“唯绩点论”。

取消绩点制会带来哪些影响?能否真的缓解大学生的“成绩焦虑”,促进其多元、创新发展?央视网《锋面》记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奇,进行全面解读。

央视网:据您观察,近年来部分高校取消绩点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李奇: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破除五唯”,即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目的在于推动评价标准从单一量化指标转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

因此,高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当前高校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取消绩点制是为了防止学生为提高一分而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影响其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央视网:有人认为,传统的绩点制度导致了目前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比如学生为了拿高分选“水课”“刷绩点”等等,您如何看待绩点制度呢?

李奇: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结果并非由单个因素简单决定。因此,绩点制不应该成为“替罪羊”。我认为绩点制与高等教育“功利化”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为了高绩点而选择“水课”、保研和就业中的“唯绩点”现象,这些问题并不应该归咎于绩点制本身,只能说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事实上,绩点制具有积极的作用。绩点制是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也是衡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的指标,它几乎通行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高校;欧洲高校也经常通过“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ECTS)把不同国家的高校评分系统转换成绩点制。绩点制可以使教育评价更透明,使不同的评分系统之间具有可比性和可转换性。

就像高考一样,绩点制最大的优点是客观性、标准化。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横向或纵向的对比,认识自己的学习效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教学对象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情况;还可以用于奖学金、保研等资源的分配。

绩点制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而非核心矛盾。要想解决深层问题,我们要改变的是“指挥棒”指向哪里,而非取缔这个“指挥棒”。

央视网:您认为目前取消绩点制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李奇:绩点制不仅关乎学生的成绩,还涉及重大利益的调整,如招生、保研、就业、出国深造、评奖评优等等。因此,相比于取消绩点制本身,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取消之后是否有公平、透明的替代方案,这也是影响政策和实践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明确的替代方案,比如等级制的具体操作标准、责任主体等等,一是可能存在公平性风险:教师评分自由度扩大,评分依据不透明,学生知情权缩水,易滋生腐败;二是导向性缺失,学生无法通过评价结果调整学习行为,如果保研、奖学金等资源竞争规则未同步改革,也无法真的缓解学生的“成绩焦虑”。

央视网:如果说绩点制不是评价体系改革的核心矛盾,您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如何改善?

李奇:我认为核心问题在于教育范式僵化。一是教学侧重知识点灌输,而非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能力培养;二是考试方式单一,考核的仍是标准化答案,考察的是记忆力而非能力,抑制个性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教育教学范式转变,以带动学生学习观念和行为转变。绩点制本身并无问题,它也能够起到很好地引导作用。如果教学和考试以创新开放为导向,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会主动创新、开放思考。

央视网:您认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可以从哪些维度努力?

李奇:绩点制是表面指标,改革的关键是从表层政策转向深层变革。首先是推动教学范式转型——从“教知识”转向“培能力”。教学上减少碎片化知识灌输,强化系统性思维训练,以问题为导向;考核方式上设计开放型考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而非机械记忆。

其次,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绩点制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评价维度,如推荐信、项目实践、创新成果等个性化评价。定量(绩点)与定性(能力描述)相结合,在分数之外,多关注学生的个体特质,把学生看作“个体”,而非“群体”。当然,这些都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教学,高校也需配套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保障教学投入。

记者:杨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高三学子 关注这些重要时... 高三的日常,是笔尖磨出茧,试卷叠成山;是晨光未亮已早读,是星月已深仍自习……9月,广大高三学子们开启...
破除“小镇刷题家”群体困境!钱... 当钱永刚教授面对18岁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摇头回应时,其忧虑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小镇刷题家”群体...
两部门官宣:推进专业与标准化教...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人生建议:不要逢人就讲孩子的情... 当了父母后,孩子便成了生活的中心。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从考试成绩到日常小...
校研究生会2025级研究生迎新... 丹枫迎秋、凉风送爽。为确保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北京语言大学校研究生会提前准备就绪,认真...
广东一幼儿园倡议幼儿日常说普通...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一院要求家人和幼儿日常交流都使用普通话,并宣称这样才“规范”“文...
关于图书馆自习区环境整治的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为践行“人走物离,资源共享”原则,维护自习区公平有序的学习环境,我馆将于9月18日开...
法考客观题考试圆满收官,相约十... 9月14日17:30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 圆满结束! 加强组织...
疏堵结合管好电话手表 随着新学期开启,电话手表再次成为校园争议的焦点。近日,深圳部分家长建议教育局禁止电话手表进入校园的提...
我的教育故事|和你谈谈“恋爱” 和你谈谈“恋爱” 宿迁市马陵中学 潘 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高中生比以前更为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