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都不装了!老师要求用“半圆本”,看了本子后,气得家长翻白眼
开心田螺
2025-09-12 16:32:58
0

今天是教师节,本应该是给所有老师送祝福的时候,但一些事情让很多家长十分无语。

随着新一学期的开学,一些家长面临着“困难”,原因是老师要求学生统一购买一款名叫“半圆本”练习本。

本以为是一种新型的练习本,直到看到本子后,气的家长直翻白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件始于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

孩子放学回家后焦急地表示,老师要求必须购买“半圆本”,否则无法完成作业。

家长起初以为是什么特殊的学习用具,仔细查看后发现,这款被要求的“半圆本”与家中现有的练习本除封面图案外,尺寸、内页格式、纸张质量几乎完全相同。

现有的本子封面是蓝色书本图案,而新要求的是蓝色半圆图案。

这一发现让家长感到困惑。

从功能性和实用性来看,两款本子没有任何区别。

家长翻看作业要求,也没有发现任何需要特殊样式本子才能完成的课业内容。

更让人不解的是,老师强调必须购买指定款式,不接受其他类似本子。

而这件事情在家长群体中引发共鸣。

家长发声

网友A表示:孩子要学算盘了,周二学,老师非得等到周一放学才发消息,在网上买肯定来不及,只能在学校门口文具店买,不得不说,这也太巧了。

这位网友的分享,立马引起共鸣,纷纷表示,学校门口的书店非常神奇,家长不知道老师买什么资料,书店却知道。

网友B分享:开学前买了十几本各种各样的本子,结果开学第一天,孩子回来说要牛皮本,来不及在网上买,只好去文具店,5元一本,后来又在网上又买了一些,8毛一本,我就想问问这差价到底都给谁赚去了!!本来现在家长压力大,你要统意就不能学校统一订购,家长交费吗?非得整这出!!!开学一周,鸡飞狗跳。

多位家长表示遇到过类似情况,有时是要求特定颜色的包书皮,有时是规定某种品牌的文具。

这些要求往往与实际学习需求关联不大,却给家长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和采购压力。

沉默的背后

一面是孩子期盼的眼神,一面是内心的不认同,许多家长正在经历这样的煎熬。

家长们的妥协源于一个共同的顾虑: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区别对待。

全班都用同款练习本,唯独自家孩子使用不同的本子,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老师布置作业时可能需要特别说明,批改作业时也可能产生混淆,这些细微差别都可能让孩子成为焦点。

更让家长担忧的是潜在的人际压力。

孩子可能因为"不合群"而受到同学的议论,甚至被孤立。

在集体环境中,任何与众不同都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理由。

为了保护孩子免受这种压力,家长们宁愿选择妥协。

这种沉默背后还有对师生关系的顾虑。

于是,家长群里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大家私下讨论时怨声载道,但面对学校时却一直保持沉默。

这种"群体性沉默"使得不合理的要求得以持续存在。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合理的沟通比一味妥协更重要。

一些家长尝试通过家委会等渠道表达意见,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种转变正在慢慢改变家校互动的模式。

写到最后

一场关于练习本封面的争论,折射出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

教育专家指出,过度关注文具外形的统一性,分散了本该聚焦于教学内容的精力。

教师需要花费时间检查学生文具的规格,家长需要额外支出购置符合要求的文具,而这些都与提升教学质量无关。

这种现象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每次更换文具规格,都意味着大量尚可使用的文具被淘汰,在提倡节约环保的今天,这种频繁更换的行为显得格格不入。

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做法,允许学生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文具。

实践证明,这并未影响教学质量,反而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教育工作者表示,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非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

将注意力从形式回归内容,才是对教育本质的真正尊重。

面对不合理的文具采购要求,许多家长选择在私下吐槽,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

一些家长开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

他们首先通过私信与班主任进行礼貌沟通,询问特定文具的教学用途和必要性。

这种方式避免了公开对峙,为双方保留了回旋余地。

多数教师会给出解释,若理由不充分,也会重新考虑要求。

当家校沟通遇到障碍时,家委会成为重要的协调渠道。

有经验的家长建议,由家委会代表收集家长意见,以集体名义与学校协商。

这种方式比个体发声更有分量,也能避免个别学生被针对。

家长发现学校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时,可以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情况。

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都出台了禁止学校强制购买指定用品的规定,为家长维权提供了政策依据。

成功的案例正在增多,说明正面沟通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

不过话又说过来,沟通需要讲究方法。

建议家长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聚焦具体问题,避免人身攻击,提供其他学校的做法作为参考,提出建设性替代方案,更容易被校方接受。

教育专家指出,健康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家长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教育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合理诉求,最终受益的是所有学生。

只有通过理性、有序的沟通,才能打破形式主义的怪圈,让教育回归本质。

话说,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网络上的个人账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红顺:新学期教师需关注20个... 【王红顺专栏】新学期教师需关注20个提质增效的教学小细节 原创作者|王红顺(河南郑州晨钟教育科学研究...
各军队院校组织丰富活动迎接第4... 军校教员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学员的成长,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训练场、从书本知识到实战经验,是他们给每一...
“大学里的巨婴!”新生军训手机... 2025年开学季,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紧随其后的军训也如期而至,而这些即将面对军训的大一新生,离开...
这个学校的第一周,为何如此“特... 两江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会议室里, 一场特殊的“教学复盘会”正火热进行。 刚结束建校首周教学任务的教师...
中考720分的他转读职高,如今... “我们所选择的,不仅是一个专业、一份职业,更是一种拥抱生活、创造美好的态度。这份主动选择的姿态,正是...
教师人生是一个学习旅程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顾明远。 第41个教师节到了,我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
华为辟谣:应届生招聘“机考考题... 9月11日,华为招聘发布重要提醒称,某些个人/中介机构出于非法盈利的目的,在网络“简历上售卖所谓的华...
宁远“全班 985” 的背后:... 今日永州讯 (通讯员 余巧艳 何丹 蒋柏顺)在宁远一中,高中化学教师周庚华用 26年扎根县域教育的坚...
法学专业就业全景图:这些高含金... 法学专业就业全景图:这些高含金量职业你了解几个? 在众多文科专业中,法学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与竞争力...
哈工大博士被砸死,是家中独子,... 别的学校不清楚,但是从哈工大出来的学生,并且还是博士生,那绝对是精英,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而就在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