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8月29日发表题为《担心孩子开学季情绪崩溃?六招助孩子调节情绪》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
随着开学季临近,家长和孩子们需要准备的不仅是新鞋和学习用品。重返课堂、恢复日常作息和与同伴互动,会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引发各种情绪——兴奋、焦虑、沮丧,甚至恐惧。
如果经常在网络上浏览资讯,你可能听说过“情绪调节”这个词。它已成为育儿领域的热门术语,但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掌握这项能力,尤其是在重返学校这样的过渡期?
简而言之,情绪调节是一种以健康、建设性的方式管理情绪的能力。它不是要忽视情绪,也不是被情绪淹没,而是学会识别情绪并从中走出来。与系鞋带或骑自行车类似,这是需要通过示范引导、持续支持和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掌握的技能。
返校过渡期会考验这项技能。在临床工作中,我观察到不同阶段的孩子承受压力时表现各异,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会在送学时情绪崩溃。三年级的孩子可能因作业量增加或朋友冲突而沮丧。到了青春期前期,孩子们可能会将痛苦内化:变得孤僻、自我批判或对小挫折反应过度。在青少年时期,情绪失调的表现形式则包括喜怒无常、回避、冒险行为或自残。
这些情绪起伏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情绪持续干扰日常生活,例如按时出门、完成学业或维持友谊,则可能意味着孩子需要额外支持。
作为养育者,我们在帮助孩子学习调节情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带着耐心和同理心,我们能够支持他们的情感成长,不仅帮助他们应对校园压力,更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以下六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在家中培养情绪调节力:
1.父母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学会如何管理情绪
孩子们会通过观察我们来学习如何管理情绪。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我们需要向他们示范,而不仅仅是空谈。
尝试:
当感到沮丧时深呼吸
说出“我需要冷静一下”
情绪失控后主动道歉
事情不如意时善待自己
孩子不需要完美;他们需要看到真实的人在当下调节情绪的过程。
2.谨记:他们正经历困境,而非故意刁难我们
当孩子的情绪不堪重负时,我们很容易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叛逆。但往往他们正挣扎于某种尚未学会表达或应对的困境。
重新解读其行为本质,能让我们以同理心而非挫败感做出回应。我们的职责不是控制行为,而是理解行为背后的根源。
3.传递你的平静
儿童的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在情绪崩溃时吼叫或说教往往会火上浇油。相反,你应该尽量保持冷静、稳定的状态。
降低你的音量。蹲下与他们平视。坐在他们身旁。你的情绪基调至关重要:当你保持沉稳,就能帮助他们找回平静。
4.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常常急于解决问题,但情绪调节始于感受到被理解。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情绪是合理的:
“你因为积木塔倒了很生气。这确实令人沮丧。”
一旦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接纳,你就可以通过拥抱、安静时光或一些舒缓策略来安抚他们,比如盒式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4秒,再屏息4秒)。解决问题可以稍后再说。
5.试试这个温柔的对话脚本
不要直接问“怎么了?”,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而应该说:“我看你好像不太对劲,我能怎么帮你呢?”
这种表达方式传递出两个信号:他们的情绪并非严重到无法解决,而且你会始终陪伴在他身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建立信任、提升情绪认知能力并增强心理韧性。
6.为成功奠定基础
即使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孩子,如果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陷入困境。疲惫、饥饿或受到过度刺激的孩子无法自我调节,无论他们练习过多少次。
尝试:
保持规律的睡眠与用餐时间
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零食和饮水
每日安排安静时光
限制过度刺激
保持过渡环节可预测
至今我仍记得我姐姐在我养育幼儿时说过的话:“注意别频繁把孩子抱进抱出汽车安全座椅。外出两次或许还行,但超过这个次数,孩子多半会崩溃。”这句话改变了我计划日常生活的方式。
关注孩子的精力储备和感官负荷,能有效预防情绪崩溃的发生。
支持情绪调节并非要求我们掌握所有答案,而是意味着在孩子学习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爱和稳定。我们越能以平静、好奇和关爱来回应激烈的情绪,孩子就越能成长为有能力应对挑战的人。
新学年开始之际,让我们告诉他们,被情绪淹没是正常的事,而且他们永远不必独自面对。
-转自:参考消息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