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三起教师体罚事件接连曝光: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开心田螺
2025-09-25 08:02:47
0

2025年9月,教育界接连传来令人心痛的消息。18日晚,济南市市中区通报育英中学教师田某某对学生林某某实施体罚;19日,山西壶关县百尺中学教师“惩戒失当”事件引发关注;同一天,广东中山一名一年级女生被罚深蹲五分钟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三地,三起事件,同样令人揪心。体罚学生的事件从未真正远离我们的校园,只是不断变换着形式出现。而纵观事件背后的评论,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更核心的问题:部分教师的教育认知存在极大谬误,情绪管理有巨大缺失,专业水平严重不足,这或许是体罚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

01 三地事件,相似的处理模式

济南事件中,家长通过网络反映师德失范行为,教育局迅速成立调查组。调查结果称:开学短短两周内,初一年级班主任田某某就对林某某实施了体罚。

官方的处理不可谓不迅速:田某某被记过处分并调离岗位,学校党委书记被诫勉,并责成向家长道歉。

山西壶关县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涉事教师和校长登门道歉,陪同学生到市县医院诊治。最终教师被暂停教学工作,校长被诫勉谈话。

广东中山的事件则更令人揪心。视频显示,一名一年级女生在老师监督下不停深蹲,持续时间超过五分钟,孩子大汗淋漓,后背衣服完全湿透。拍摄者说:“没拍之前就这样,明显感觉孩子没力气了。”

校方的回应却轻描淡写:“学生比较调皮,老师当时批评教育,孩子并未受伤。” 这种将长达五分钟的体能惩罚轻描淡写定义为“批评教育”的回应,恰恰暴露了其教育认知上的严重偏差。

02 体罚与惩戒,边界何在?

这三起事件再度引发老生常谈的疑问:教育惩戒与体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何悲剧仍在上演?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当教师的教育认知停留在“管束=惩罚”的原始阶段,且缺乏情绪管理能力时,再清晰的规则也会被突破。

山西事件通报中使用了“惩戒失当”的表述,这种模糊化处理实际上弱化了事件的严重性。而广东事件中,教师因为学生“调皮”就施加疲劳性体罚,这绝非“恨铁不成钢”,而是专业方法与耐心的双重缺失,是教育无能的表现。

03 事后处理,为何总是相似套路?

三起事件的处理模式显示出高度一致性:网络曝光→高度重视→成立调查组→快速处理→道歉检讨→加强师德建设。

这种处理流程看似完备,却暴露出一个根本问题:它只处理了个案,却未能触及病根。“加强师德建设”往往流于形式,而真正需要解决的——如何更新部分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如何培训他们科学的情绪管理技巧,如何提升其应对复杂学情的专业水平——却被忽略了。

校方回应广东事件时说“孩子并未受伤”。然而,这种仅以“身体未见伤”为标准的态度,恰恰印证了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专业教育方法的漠视。心理上的创伤又该如何计算?

04 根除顽疾,必须直面教师队伍的深层短板

三地通报的结尾都承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但这番表态总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如果不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认知、情绪、专业三大短板动真格,所谓的“加强”永远是隔靴搔痒。

教育认知的谬误,体现在将体罚等同于有效教育,认为让学生害怕是维持秩序的前提。情绪管理的巨大缺失,使得教师将个人压力与烦躁情绪肆意宣泄在毫无抵抗力的学生身上。专业水平的严重不足,导致在遇到学生“调皮”、课堂纪律问题时,除了呵斥与体罚,想不出第二种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

真正需要的是一场针对在职教师的系统性的“再教育”:不仅是法规宣讲,更要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正面管教方法、教师自我情绪觉察与管理等实战技能培训。同时,在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准入环节,就应把这三大素养作为核心标准,从源头上提升队伍素质。

广东中山四沙小学的那段视频中,小女孩的汗水不仅浸透了她的衣服,也浸湿了许多看到视频的人的心。她颤抖的双腿不仅仅支撑着她疲惫的身体,还支撑着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质疑。

济南、山西、广东——三地事件几乎同时出现,表明这绝非孤立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熟悉的处理流程和通报措辞,无法掩盖教师队伍中部分人存在的认知、情绪与专业能力的系统性短板。这是比个体失德更严峻、更需直面的结构性问题。

键盘敲击之间,各地教育局的通报中重复着“高度重视”、“深入调查”、“以此为戒”的表述。但比这些公式化回应更重要的,是彻底检视并补齐教师专业素养的短板。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远离暴力与恐惧,在阳光下接受真正的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扬州大学签13个博士,年薪35...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高校之间对于优秀人才的争夺可谓是硝烟弥漫。近日,扬州大学在这场人才争夺战...
中原油田党校承办华北石油工程公...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张国伟 吴庆霞 王子妗 9月7日,中原油田党校承办了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为...
教育应摒弃体罚,回归育人本质:... 在当今社会,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老师打孩子这一现象仍时有发生,而这一行为实际上已经触...
【潇湘晨报网】“家”点精彩 “...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茶陵县机关幼儿园2025年秋季家园共育系列活动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如期展开。我们怀揣...
“我考上211了,4k生活费不... 孩子考上好大学,往往会成为父母的骄傲。可谁能想到,有些时候情况会反过来,一些孩子竟然会用自己考上的大...
用书搭建回归课堂的缓坡 暑期的余温尚未散尽,新学期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从假期的闲散自在切换到开学后的有序节奏,许多学生心中难...
荒唐! 大学老师为保住饭碗,拉...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大学本应是知识的殿堂、学术的净土,是培养人才、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地。大学老师,尤其...
首批海外人才实习生 拿到成都企... 今年夏天,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南芳参加成都市2025年海外人才实习生计划后表示:“成都是我职业发展...
北京市教委公示10个中外合作办... 按照《教育部国际司关于开展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现对2025年度参...
想要情绪自由?来看看清华女博士... 作者:杨帆 从独行到同行,真诚是她在清华找到归属感的“必杀技”。她叫戴锦卉,是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