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六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 “综合整合与能力跃迁期”,既要给整数、分数、小数运算 “查漏补缺”,又要攻克比例、百分数、几何图形等新知识点,更要培养 “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毕竟这一年的学习,直接为初中代数、几何打下基础。想要学好六年级数学,关键在于 “摸透重点、找对方法、及时总结”,以下分模块拆解实用学习策略:
一、先理清核心模块与难点:避免 “盲目学,没方向”
六年级数学知识围绕 “运算更复杂、概念更抽象、应用更灵活” 展开,提前摸清各模块的 “重点内容” 和 “高频坑点”,才能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1. 数与代数模块
重点学习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及混合运算,这是后续复杂计算的基础;二是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比如解比例、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如地图缩放计算);三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场景应用,像商品折扣、缴纳税率、存款利息的计算。
高频难点集中在三处:分数混合运算中 “约分时机” 的把握,很多学生习惯先计算再约分,导致数字变大、出错率升高;比例与百分数的结合题(如 “按比例分配溶液后计算浓度”),容易混淆两种知识点的逻辑;对 “利率、税率” 实际含义的理解,比如分不清 “利息”(仅收益部分)和 “本息和”(本金 + 利息)的区别,计算时漏加本金。
2. 图形与几何模块
重点学习内容涵盖:圆的特征(半径、直径的关系)及周长、面积计算;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包括展开图的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且需结合比例知识分析缩放比例与图形尺寸的关系。
高频难点主要有:圆的面积公式(S=πr²)的推导逻辑,死记公式易混淆 “半径” 和 “直径”,比如直接用直径代入公式计算;圆柱表面积的 “场景差异”,比如制作无盖水桶只需算 “侧面积 + 1 个底面积”,制作有盖油桶则需算 “侧面积 + 2 个底面积”,学生常忽略场景需求多算或少算底面积;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易忽略 “等底等高” 的前提,直接套用 “圆锥体积 = 圆柱体积 ×1/3”,导致非等底等高场景下计算错误。
3. 统计与概率模块
重点学习内容包括: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与解读,需结合百分数分析 “部分数量与整体总量” 的关系(如某部分占比对应具体数量);可能性大小的实际判断,比如根据降水概率判断天气、根据游戏规则判断公平性。
高频难点在于:扇形统计图中 “占比与具体数量的换算”,比如已知 “某部分占比 30% 且对应数量 150”,求总量时易混淆 “乘法” 和 “除法” 的应用;对可能性 “概率本质” 的理解,比如认为 “60% 降水概率” 就是 “一定下雨”,忽略概率仅表示可能性大小,而非必然结果。
4. 解决问题模块
重点学习内容涉及三类典型题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如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比一个数多 / 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折扣后价格计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且常结合比例知识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工程问题(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三者关系,如 “效率 × 时间 = 总量”)。
高频难点体现在:应用题中 “单位‘1’的判断”,比如 “比甲多 1/5”,单位 “1” 是甲的数量,学生常错看成乙的数量,导致列式错误;行程问题中 “相遇时间” 的逻辑,易混淆 “速度和”(相遇问题用)和 “速度差”(追及问题用),比如相遇问题错用 “总路程 ÷ 速度差” 计算时间;工程问题中 “工作总量设为 1” 的抽象思维,比如 “甲单独做 5 天完成,效率是 1/5”,学生难理解 “1” 代表 “整个工作任务”,导致效率计算错误。
二、分模块突破:用 “巧方法” 代替 “死刷题”
每个模块都有 “核心解题逻辑”,掌握后能少走弯路,尤其要避免 “公式背了不会用、题型变了就懵” 的问题。
(一)数与代数:先 “理清算理”,再 “练熟技巧”
这部分是 “基础得分区”,关键是 “算得准、辨得清”,别在简单运算上丢分。
不用死记所有规则,抓住 “最简转化方法”:
技巧:熟记 “高频对应值”,比如 1/2=0.5=50%、1/3≈0.333=33.3%、1/5=0.2=20%,做题时直接套用,省时间还不容易错。
分数运算最容易在 “通分”“约分” 上出错,一定要遵循 “先括号→再乘除→后加减” 的顺序,核心技巧是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算结果”:
例:计算 (3/4)×(8/9) + 1/2
第一步:算乘法时,先看分子分母能否约分 ——3 和 9 约分(3→1,9→3),4 和 8 约分(4→1,8→2),此时乘法变成 (1×2)/(1×3)=2/3;
第二步:算加法,2/3 + 1/2 通分后是 4/6 + 3/6=7/6。
提醒:别直接算 “3×8=24,4×9=36” 再约分,数字越大越容易算错,先约分能把数字变小,降低失误率。
遇到 “按比例分配” 题(如把 40 颗糖按 3:2 分给甲乙),先算 “总份数 = 3+2=5”,再算 “每份数量 = 40÷5=8”,最后甲得 8×3=24 颗,乙得 8×2=16 颗。
例:商店里一件衣服原价 200 元,现在打八折,现价多少?
单位 “1” 是原价(已知),现价 = 200×80%=200×0.8=160 元。
技巧:画线段图辅助,比如用 “1 段” 表示原价 200 元,打八折就是 “0.8 段”,直观看到 “200×0.8” 的逻辑,避免搞混 “折扣” 的计算方向。
(二)图形与几何:先 “懂公式来源”,再 “分场景用公式”
几何题易丢分,多是因为 “公式记混”“场景判断错”,先理解公式怎么来,再区分不同题型,就能少出错。
提醒:做题时先看 “给的是直径还是半径”,比如给直径 10cm 求面积,要先算半径 r=10÷2=5cm,再算 S=3.14×5²=78.5cm²(注意 “5²=25”,不是 “5×2=10”,这是高频错点)。
例:一个圆柱无盖水桶,底面半径 2dm,高 5dm,表面积 = 2×3.14×2×5(侧面积) + 3.14×2²(1 个底面积)=62.8 + 12.56=75.36dm²。
例:一个圆柱体积是 30cm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 = 30×1/3=10cm³;如果圆锥的底是圆柱的 2 倍,高相同,体积就不是 10cm³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