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硕果盈枝。让我们把镜头对准那些奋斗在产教融合、科研创新、教学改革一线的“筑梦人”,他们用企业家格局与教育家情怀,把课堂搬进车间,把项目引入校园,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诠释出新时代“大先生”的别样风采。
王振华
王振华,无党派人士,世博数字创意产业学院院长。
山东省人大常委、省人大财经委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动漫行业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编导。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华探索出了“由外围向核心逼近”这条适合中国动漫现状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世博华创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使世博华创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和教育部典型案例。他主导制订了中国动漫类第一个动漫人才培养省级地方标准,牵头共建了世博数字创意产业学院。
深耕产教融合 践行育人使命
在王振华看来,教育与企业之间不应有墙。在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十余年时间里,他始终怀揣着一份教育情怀,将产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探索出一条“产教共生、数创赋能”的融合发展之路。
2025年,由他推动共建的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正式升级为“世博数字创意产业学院”,聚焦淄博传统文化数字创意内容传播,致力于打造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教学团队。他提出“真实项目进课堂”“教学即生产、成果即产品”的理念,推动校企合作从1.0的专业共建走向N.0的多维融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真实项目制作,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
他不仅是企业管理者,更是教育实践的先行者。2025年,他策划组织“数创赋能·产教共生”研讨会,深入阐释产教融合的本质是“让产业资源真正转化为教学资源”。他强调“人和”是融合的根本,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建实训基地、共培师资团队,真正实现“校企一家人”。在他推动下,学院与企业联合制作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之齐国成语故事系列动画》《新八仙过海》均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备案,成为弘扬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
他始终站在产业与教育交汇的前沿。作为省人大常委,他在2025年省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与高校高质量融合”的建议,呼吁加大数字文化产业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他撰写的《校城融合:济南竞争新优势的动力源》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为推动区域产教融合提供决策参考。
在实践层面,他整合行业资源,引入26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举办人才双选会,提供岗位400余个。他推动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实训指导,学院师生参与制作的4K纪录片《从河说起》第二季豆瓣评分9.2,播放量位居腾讯纪录片频道前三,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成为校企合作典范。
王振华以企业家和学校教授的双重视角和实干,构建了“教学—生产—研发—服务”一体化的产教融合生态,为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树立了“山轻工模式”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