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兵
10月21日,央视新闻发文《高职毕业任教清华、让脑机接口嵌入现实……她们的青春同样精彩!》。邢小颖是一位“90后”陕西姑娘,2014年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现在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一名实践课老师。当年连本科线都没过的她,现在却能站上清华的讲台,说出来肯定有很多人不信。
“高职生真的能教清华学生?”面对质疑,邢小颖一句“我手上有活儿,保证能让你们学到真东西”,不仅回应了外界的偏见,更揭开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密码。这位从高职校园走出、站上清华讲台的“90后”老师,用十年深耕给出了答案:职校毕业生能走进顶尖学府任教,凭的是“手上有活儿”的硬本领。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手里有活儿”的实用型人才,这恰恰是邢小颖的底气所在。不同于纸上谈兵的理论讲解,邢小颖能精准拆解每一个实操步骤,她把枯燥的“抛砂”比作“扣篮”,将“撒分型砂”类比“在烤肉上撒孜然”,用生活场景消解专业术语的距离,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智慧,培养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将技能“讲明白、教到位”的能力。
当刻板的理论讲解变成鲜活的实操体验,冰冷的机械原理接上生活的“地气”,这样的课堂自然能赢得学生认可。好的教育,既要“有料”,更要“有趣”。邢小颖的课之所以能受到清华学生的喜爱,正因她懂“翻译”、会“创新”,她的胜任,本质是技能价值的回归。
邢小颖的走红与立足,更印证了职业教育的价值突围。长期以来,“职校是退路”的偏见,让职业教育陷入“低人一等”的误解。但邢小颖的经历清晰昭示:职校不是“下坡路”,而是“另一条赛道”。近年来,越来越多像邢小颖一样的技能人才崭露头角,他们用实际行动打破“学历鄙视链”,证明职业教育同样能培养出“出彩人才”。
如今,邢小颖的讲课视频播放量破亿,不仅是因为“高职生教清华”的反差感,更因为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份可能性,是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肯定,是对技能人才的认可,更是对“人人皆可成才”的生动诠释。当邢小颖在清华讲台上继续深耕,当更多技能人才走上教学、科研、生产一线,我们终将明白,真正的人才,从不被学历定义。
上一篇:报考破350万人,最多7438人争一岗!国考新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