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一个“拥抱”的梦想,从首尔大学来到交大
开心田螺
2025-10-30 15:45:36
0

在交大开放宽广的校园里

每一位国际学子的到来

都为这座学府的多元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与理想

在实验室的灯光下、在课内外的交流中

书写着与中国的独特连结

让我们走进一位韩国留学生与

中国的故事

感受这份跨越国界的选择里

对“爱人如己”人生信条的用心奔赴

本期人物

崔敏皓(MINHO CHOI)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2025级硕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

“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真正帮到别人”

初次与崔敏皓交流时,这个带着真诚笑容的男生,用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概括了自己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初衷:“我以后想在中国工作与生活!”

而当被问及为何偏偏选择上海交大时,他的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爱人如己’,所以一直想研究一个能真切帮到别人的课题——义肢技术就是我找到的方向。他解释道,自己希望通过专业能力,为失去手臂或手掌的人解决日常困境,让更多人能够重新“拥抱”生活。

选择来交大读研,对他而言既是对“爱人如己”人生信条的坚守,也是对中国文化与理想课题的双向奔赴。他提前了解到,交大不仅有深耕义肢技术的教授团队,还为国际学生提供丰富的奖学金与科研机会,申请流程也比其他国家更便捷。对他来说,这不仅是攻读学位的选择,更是实现未来计划的关键一步——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定居中国,提前来到这里感受文化、融入环境,成为他规划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SJTU的实验室里,每一步都是学习

本科就在首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的他,在研究生阶段依旧坚定选择继续在机械领域深耕。来到交大后,他很快融入了新的科研生活:加入的团队在软体义肢领域实力突出,日常能接触到前沿的研发思路和设备;聊起校园里的资源,他还难掩兴奋:“你们知道吗?交大还有专门的医疗机器人研究院!”

崔敏皓拍摄于实验室

现在,崔敏皓每天都会出现在实验室,那里经常能看到他对着电脑、围着仪器琢磨的身影。“学工科的,泡实验室不是很正常嘛”,他笑着说。不过他也明白,做研究得“慢慢来”,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除了实验室的研究,课堂学习也为他的科研提供了支撑。本学期他修读了3门英文授课课程,其中两位教授的课让他印象深刻——一位是来自美国的外教,另一位是中国教授,尽管母语非英语,但表达清晰、备课认真,“能感受到他对教学的用心”。

语言是桥梁,更是靠近他人的“钥匙”

虽然已经学习了6年中文,现在也还在坚持上中文课,但崔敏皓坦言,语言还是他在中国生活的最大难题。他分享了一次经历:来到中国后,他本想在消费平台上购买一张理发优惠券,却因为没有完全理解中文说明,误买成了洗发券,导致到店后无法使用。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他随后误将“删除”操作当成退款,最终损失了全额。“有时候用中文和店员、同学交流,对方没听懂时露出的困惑表情,会让我有点局促。”他笑着回忆。这些体验让他真切意识到,语言不通不仅仅会带来麻烦,还会悄悄拉远和他人的距离。

尽管如此,他在交大依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观察到校园生活节奏偏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忙碌节奏,所以常能看到大家独自做事的身影。不过他很快地适应了这种环境,并且在不期而遇中结识了一些国际朋友,甚至也交到了一些中国朋友,他们会相约聚在一起练习英语口语。

除了语言,文化上的不同也让他有不少新鲜发现。比如在中国,朋友一起吃饭经常AA制,这与他所习惯的为比自己小的人买单不太一样;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自行车道、方便的共享单车,也让他觉得这里的交通规划非常贴心。而最让他喜欢的,还是中国的饮食:“中国菜非常多样!例如无锡的小笼包,我不是一个喜甜的人,但小笼包的甜味真的非常不错。”国庆假期时,他和几位中国学生以及国际学生还被一位中国同学邀请去无锡玩,通过这趟旅行,他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南方的文化,也体验了江南的生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

崔敏皓和朋友们于无锡

以“爱人如己”之心,期待未来的每一种可能

来到交大,他感到这个远离市中心的校园恰恰是一个适合生活和潜心学术的地方。他觉得校园宽阔宁静,绿化很好,让人倍感欣喜。在这里,他相信能够学习到足够的技术,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学习之余,他表示不可忽视与身边人的交流。“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地方,它也是学会和他人沟通,学会如何生活的地方。”只埋头学习,就会错过许多机会。

崔敏皓还特别提到本科的一段经历——在实验室实习时,教授给予了他一次机会,去坦桑尼亚协助维修太阳能电站,在那10天里,他同当地人一起干活,近距离接触到了斯瓦希里语,也了解了他们的生活。那次经历让他明白,“助人”不分国家,也不分领域。他希望在交大还能够有类似的机会,因为他格外珍惜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流的机会,以此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

崔敏皓于上海朱家角古镇

对于打算来到交大留学的学弟学妹,崔敏皓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一定要掌握熟练的英语和中文,因为语言能够帮助和别人好好沟通;此外,记得一定要学习骑自行车!在这里,拥有一个代步工具真的很方便。最重要的是,别害怕陌生的环境。“文化不一样、遇到困难都很正常,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是在成长。”

现在,崔敏皓正在交大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或许他的研究刚刚起步,但那份“爱人如己”的初心早已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的留学路。这个从首尔来的男生,正用自己的坚持,在交大续写着关于“助人”与“成长”的故事,而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努力,终将让他的理想慢慢开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在京举行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10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青春期教育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年会...
光华师生面对面:共话青年就业与... 10月24日中午,光华管理学院“师生面对面”座谈会(就业与实践专场)于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201报告厅...
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 深秋的尾巴尚未完全褪去,初冬的微凉已悄然浸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银杏大道披上了一场绚烂的金色盛...
广州师教云课堂自考|第一次考试... 2025年10月25号,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的前彻夜未眠,说不清楚什么原因,但就是一晚没睡。 定了6...
安徽多地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由于2025年闰六月 2026年春节因此推迟至2月17日 过年时间晚了,何时放寒假? 目前 安徽多地...
继往启新航!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 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成立大会圆满结束! 继往启新航! 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6法硕复试真题反馈431... 202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累计9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431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四川省社会...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
回顾:90后大凉山听障女孩,法... 前言 谭婷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她是我国第一位“聋人律师”。然而,命运在她8岁时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职业本科零突破!宁夏职业技术大... 曾几何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成绩不好才选职校,但随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