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过培训班,我用“一招”让娃的英语开了窍!
开心田螺
2025-10-31 17:21:03
0

“妈妈,我不想学英语了,好无聊……”

听到孩子这样说,你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花了那么多钱买资料、报班,孩子对英语却越来越抵触?让他开口比登天还难?别急,这可能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

作为一个妈妈,我曾经也为此头疼不已。直到我在一位资深英语老师的指点下,尝试了一种简单却极其有效的方法——英文诵读,才真正找到了孩子英语学习的“开关”。

为什么孩子对英语提不起兴趣?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英语的?

死记硬背单词、做语法练习、做阅读理解……一套组合拳下来,英语变成了一门“任务”,而不是一种有温度的语言。孩子们被迫记忆枯燥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却感受不到语言本身的韵律和美感。

我儿子曾经也是这样。每天背单词时那痛苦的表情,让我既心疼又无奈。直到有一天,一位资深英语老师建议我们试试《英文诵读》这套书,每天别的先不干,就只和娃一起读里面的英语童谣、儿歌。

一天晚上,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读了一首简单的童谣:

Ice Cream

I scream,

You scream,

We all scream,

For ice cream!

——选自《英文诵读》一年级

没想到,读了两遍后,他竟然自己跟着念了起来,还手舞足蹈地做起了动作!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不是孩子不喜欢英语,而是我们给的材料不对!

读前面几遍的时候,我们压根没去管这首童谣到底在说啥,就自然而然地放声读,读出节奏,就会本能地觉得这个很好玩,不信你也可以读读看。这种节奏和韵律自然激发身体分泌出内啡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心起来。

然后再读的时候,我们一起注意到连续出现的“scream”这个词,以及和它长得相近的“cream”这个词。很快,儿子就记住了这两个单词的意思,而且这次记下了,今后就很难再忘记了,在快乐情景中接触的东西,最让人难忘。

各位家长朋友,你猜一猜上面童谣在说什么?你肯定知道答案,但我还是想把书中的参考译文放出来:

冰激凌

我尖叫,

你尖叫,

大家一起来尖叫,

尖叫才有冰激凌!

是不是很有意思,为什么要尖叫?为什么尖叫才有冰激凌?

回想我们曾经学母语的过程:是不是从“小老鼠,上灯台”这类儿歌童谣开始的?我们当时不一定懂每个字的意思,却在韵律和重复中,自然而然建立了语感。

英语学习也是一样。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底层系统”。没有语感,单词是散落的符号,语法是冰冷的规则;有了语感,语言才有了生命和节奏。

童谣和诗歌

孩子学英语的“天然催化剂”

为什么有韵律的文本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01

符合孩子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

孩子天生对声音和节奏的敏感度远超成人。还记得孩子小时候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吗?正是通过那些节奏明快、不断重复的儿歌和童谣。

英文的童谣和诗歌,它们的节奏感让孩子即使在不懂每个单词意思的情况下,也能愉快地跟读和记忆。

02

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自信心

面对长篇文章,孩子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诗歌通常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比如这首:

Go to Bed,Tom

Go to bed,Tom!

Go to bed,Tom!

Tired or not,Tom,

Go to bed,Tom!

——选自《英文诵读》一年级

反复出现的Go to bed,Tom!立马就有了场景感和戏剧效果,这像不像你每天睡前对孩子的催促?快睡觉,快睡觉,不管累不累,快睡觉!但这样的场景,让孩子自己大声读出来,你再读出来,体会一下不同的效果,会很有意思。

妈妈读,可以读出那种催促的急切感,孩子听了,知道要马上上床睡觉;妈妈也可以不那么急切地读,只是一种提醒,孩子听了,知道到上床睡觉时间了,要准备睡觉了,或许再玩一下也行,哈哈。

孩子自己读,可以读出妈妈催促的无奈感。这样简单有趣的韵文,孩子读几遍就能记住,获得成就感后,自然会更愿意继续学习。而且就算你这样来催促孩子睡觉,是不是孩子也没那么反感了。

03

绕过“中文翻译”,直接建立英语思维

当我们学习“apple”这个词时,通常会先想到“苹果”,再理解这个单词。而通过韵律学习,孩子可以直接将“apple”与实物形象关联,逐步形成英语思维。

我还记得曾经和儿子学“go to bed”这个短语,我们一开始的学习方式是,我先考他:上床睡觉咋说?于是他开始分析,床是bed,去是go,于是他回答go bed。于是我让他不断地强化记忆这个短语,让他把go to bed写个20遍,但是我发现后来他还是会忘记。

直到我们后来读到《英文诵读》上的这首Go to Bed,Tom!读了很多遍以后,我再问他上床睡觉是啥,他脱口而出:go to bed。他不用去分析为啥要这样,不用通过翻译来判断到底是什么,要不要中间那个to,但读多了,他自然而然知道这个短语就该这么说,而且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来,永远还不会忘。

选对材料,事半功倍

认识到韵律的重要性后,选对英语诵读的材料很关键。说实话,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英文诵读”材料,要么难度不适合小学生,要么内容缺乏趣味性。既然要诵读,读的一定是优质的、经典的文本。

亲近母语策划,王小庆老师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诵读》 这套书,它简直是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做的!

为什么我特别推荐这套书?

01

内容编排科学合理

《英文诵读》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内容。

比如,低年级从最简单的童谣开始:

I Love You

I love you,I love you,

I love you,I do.

But don’t get excited,

I love monkeys,too!

——选自《英文诵读》二年级

这个童谣短小,也很可爱。我爱你,我爱你,真的,我很爱你。可是别激动,我也爱猴子。

哈哈哈,这个意外是不是很好玩?

到了高年级,词汇的难度、篇目的长度和难度,都有提升。

这样的递进式设计,确保孩子在不同阶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02

主题贴近孩子生活

翻开《英文诵读》,你会发现它的主题都是孩子熟悉和感兴趣的:动物、家庭、自然、朋友……比如二年级的“趣味声音”单元,儿子特别喜欢,每天主动要求读,钥匙的声音、雷声、骑马的声音、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很特别。

03

经典性与趣味性并重

书中收录了大量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童谣和诗歌,有泰勒、库柏、米尔恩、桑切斯、惠特曼、华兹华斯、谢尔·希尔弗斯坦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现代诗人的作品。

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格言。翻译过来是: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杰克会变傻。

只玩耍,不努力,杰克就成烂泥巴。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或是工作,都要劳逸结合,不能只顾着玩耍,也不能只一味地工作。哈哈,曾经这个还被儿子拿来作为他可以去玩的理由。

这首谢尔大叔的《Early Bird》,别出心裁,让孩子们读得哈哈大笑:

喔,如果你是小鸟,你一定要起早,把那虫虫捉到,好把早饭吃饱。

如果你是小鸟,你一定要起早——可如果你是虫虫,最好睡个懒觉。

是小鸟就应该起早,但如果是虫子,为啥不能起早,却要睡个懒觉呢?可以和孩子做做互动,请他思考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语言游戏不仅有趣,还能培养孩子对英语语音的敏感度。

诵读的神奇效果:我亲历的转变

使用《英文诵读》几个月后,儿子的变化就让我惊喜:

变化一:从“要我读”到“我要读”

现在,每天晚饭后,儿子都会主动拿出《英文诵读》,拉着我一起读。那些富有节奏感的韵文对他来说不是学习任务,而是好玩的游戏。

变化二:语感明显提升

前几天,我们遇到一个新句子,他居然凭感觉读出了正确的语调!我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的,他歪着头想了一会说:“就觉得应该这么说呀!”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语感”吗?

变化三:开始用英语思考

最让我惊喜的是,有一次他看到下雨,脱口而出:“Rain, rain, go away!”而不是先想到中文再翻译成英文。

如何带孩子在家进行英文诵读?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通过诵读培养英语语感,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

01

每天10分钟,贵在坚持

不必苛求每次学习时间很长,但要坚持每天诵读。我们家的习惯是睡前读10-15分钟,轻松又愉快。

02

营造愉悦的氛围

不要把诵读当成任务,而是亲子互动游戏。可以一起打拍子、做动作,甚至编成歌曲唱出来。哪怕不做别的,光是读一读,读到好玩的地方,哈哈大笑一场也是很棒的体验。

03

不急于求成,尊重孩子的节奏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愿意跟读,没关系!你可以自己津津有味地读,孩子会被你的热情感染。

儿子就是在我读了后,才要主动加入的。当初他听我读时,一是实在受不了我那蹩脚的英语了,他一定要来纠正我,于是他要示范给我听;二是他觉得像顺口溜一样的文本,读起来好玩,引发了他的好奇,所以他要来读。

04

充分利用《英文诵读》的配套资源

书中的生词注释和赏析部分对我帮助很大,即使我的英语水平有限,特别是我的发音,简直是中式英语,没法指导孩子,但有了书上的诵读音频,不用我出马,他自己听配套的地道的范读就行。

扫描书封底的二维码收听纯正发音的朗诵音频,让孩子模仿。这次《英文诵读》出了新版,我看新版一个特别明显的不同是,新增了AI诵读打卡工具,孩子到底读得怎么样,提交诵读语音后,AI结合准确度、流利度和完整性给出评分,方便孩子知道哪方面还需要提升,日积月累,听读、自己读,英语语感会大有提升。现在儿子上六年级了,我马上买一本,跟下去。

语感培养,从诵读开始

英语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它很难通过机械记忆获得,却能在大量诵读中自然形成。

《英文诵读》主编王小庆老师说过:“韵文的最大好处,是你在诵读时可以做到心口合一,即使对其中的‘意思’一知半解,反复诵读后,仍可以体会出语言的力量和美。”

这句话道出了诵读的精髓——让孩子先感受语言的美,再理解其中的意思。

研究表明,12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也是语感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接触地道的、富有韵律的英语,远比背多少单词、记多少语法更重要。

回想一下,我们那一代人学了多少年英语,却还是“哑巴英语”?不就是因为只注重知识积累,忽略了语感培养吗?

不希望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那就从现在开始,用《英文诵读》开启孩子富有韵律和美感的英语启蒙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际... 活动现场 10月26日下午,孙文与辛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暨“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
师生们的精彩留言第二部分 每每看到这些精彩的留言,就感慨有很多有才华老师其实早就看清楚了这些“专家”的嘴脸。且看专家们年复一年...
江南大学就业考研好不好?300... 当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一所大学的校友网络正成为比排名更关键的"隐形资产"。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排...
烟台市2026年高考报名须知 山东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拟参加春季高考、夏季高考的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
2025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 2025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些公司 一、2025年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些公司 计划在2025年...
多地探索 中小学春秋假到底怎么...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发文开始探索实施春秋假。 湖北恩施:秋假开启 中小学生可享9天假期 10月27日,...
两种文化的交织:一位中国教师的... 李彤彤和她的学生们 在靠近俄中边境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住着一位中国教师李彤彤(音)。这位黑河姑...
教育,不是修理孩子,而是修炼自... 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挺荒唐。 明明读过几十本育儿书,听过一堆专家讲座,知道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信任...
孩子偏科又“摆烂” 怎样点燃他... 孩子刚上初一,就出现偏科问题,还对数学抱着“摆烂”心态不肯学,身为家长既着急又无措,该怎样帮他走出困...
两大数学奖项同时颁给王虹!北大... 文章来源:量子位。 两项重量级数学大奖同天颁发,获奖者中都有 王虹。 国际数学界的2025塞勒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