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七部门部署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
开心田螺
2025-11-15 11:12:41
0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任洁)11月1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推进高质高效的师资建设和家校社协同等,全面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意见》提出,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紧密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人工智能及量子信息等科技前沿与新兴领域,纵向贯通基础教育各学段,建立“基础认知—综合应用—创新突破”的培养路径,横向统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资源,并有效对接高等教育需求,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推进评价改革。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方式,不得简单以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片面评价,防止功利化倾向和加重师生负担。开发“科技素养数字画像”,追踪学生创新能力成长轨迹。逐步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科技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覆盖教师、学校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科技教育评价机制。

在师资培养方面,《意见》要求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之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培养,定向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加强科技教育教师培训,并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暑期教师研修中向科技教育教师倾斜,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增强教师在跨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行“学术+产业”双导师制,选派教师赴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挂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安排专家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以科学、信息科技、数学等学科教师为基础充分挖潜扩面,鼓励更多教师参与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不局限于学校、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举办一些科技节等,而是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科技教育生态系统。推动科技馆、博物馆、重点实验室、高新企业等逐步成为中小学校的拓展性课程基地和实践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研究场景、参与真实的创新过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学班干部有的“贪污油水大”,... 周五周五,敲锣打鼓! 最近一个话题火了:家长和老师只差一张教师资格证。 家长:没毛病,辅导作业从语数...
中国公民在日本安全环境持续恶化... “领事直通车”在11月14日发布信息: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发...
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专项计划... 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 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BJTU 2026 北京交通大学2026年博士...
202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 202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累计16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1149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中国...
南开校友总会第八届校友会会长论... 在南开大学建校106周年、南开系列学校创建121周年之际,11月8日,南开校友总会第八届校友会会长论...
打破“不努力”“没出息”偏见,... 中国40%左右同阶段在校生,是职校学生。“高考升学之路”以外,进入职业学校的年轻人,通常被指为“不努...
【最新指南】2026年1月广东... 广东省202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于2026年1月10日至11日举行,报名报考及缴费工作将于20...
新闻︱第三届“知图杯”新生图书... 2025 第三届“知图杯”新生图书馆 知识大赛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
关注心灵成长,护航健康青春 —... 关注心灵成长 护航健康青春 ——白沙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缓解学...
高校“双碳”人才培育的主要瓶颈... ◎摘 要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新格局下,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大量“双碳”领域的多学科复合专业人才,为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