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之间强强联手:推出联合培养专业,值得报考吗?一文解答!
开心田螺
2025-01-12 06:22:28
0

近年来,高校间联合开设的“联合培养”专业成为志愿填报中的“热词”。不少考生家长对此又爱又怕:爱的是“强强联合”的头衔吸引力十足,怕的是这种模式是否靠谱,未来前景如何。到底这些专业值不值得报?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联合培养”是什么?有哪些高校开设?

所谓“联合培养”,简单来说,就是由两所高校共同开设一个专业。

为什么会有这种合作模式呢?核心原因是一些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单一高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比如金融科技,既要学“金融”,又要学“计算机”。

但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强,计算机专业很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强,金融专业不行。

如果单靠一个学校教学生,学生无法同时学好金融和计算机,容易变成“瘸子”。

因此:由金融专业强的财经大学,负责教学生金融知识;由计算机专业很强的工科大学,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取长补短,不就行了?

通常情况下,接触到这类专业培养有以下几种方式:

1、跨校双学位培养

这种模式由两校各自招生,大学四年分别在两所大学就读两年,毕业时由招生院校颁发毕业证书,两所联合培养高校颁发学位证书。

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合办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该专业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利用各自办学优势和特点,于2003年成立的跨学科专业。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各招生30名。学生前两年在南开大学学习,主要学习化学相关的课程;后两年在天津大学学习,主要学习化工相关的课程。学生毕业时由两校分别授予理学和工学学士学位,并由学生所属学籍学校单独授予毕业证书。

类似可取得双学位的联合培养专业还有: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合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合办的智能医学工程等。

2、联合学士学位专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9年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之间,可授予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联合学士学位。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应符合联合培养单位各自的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的“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为例。 该项目于2023年获批,培养模式为“双校区+国际交流”模式,学制为4年。学生第1-2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石油工程专业相关必修课程;第3-5学期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阿拉伯语专业必修课;第6学期赴阿联酋实习,近距离接触一流的国际油气合作公司;第7-8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

在培养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双方互派教师进行授课。学位证书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类似可取得联合学士学位的专业还有: 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办的“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西南政法大学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办的“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等。

3、入选空军招飞或海军招飞“双学籍”培养

通过空军招飞、海军招飞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继续参加“双学籍”培养模式的选拔。通过选拔的学生,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学习。 毕业考核合格的,颁发空军航空大学/海军航空大学和地方高校同时具印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并按规定分别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4、有对口支援模式的高校

乐山师范学院 为例,从2012年开始一直保持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学校在大一年级下学期全日制本科学生中择优确定联合培养对象。实行“1+2+1”联合培养模式,即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在乐山师范学院学习,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在武汉大学学习。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的学生,毕业证和学位证由乐山师范学院颁发,毕业证加盖乐山师范学院和武汉大学印章。

类似拥有对口支援模式的高校还有:河西学院-复旦大学本科生联合培养、延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联合培养、青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联合培养等。

联合培养专业,有哪些优势?

  1. 资源优势最大化
  2. 学生可以同时享受两所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比如,在智能医学工程的培养中,天津大学提供先进的工科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则提供临床医学实践的支持。
  3. 毕业证含金量高
  4. 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能获得联合学位,毕业证上还会标注“联合培养”字样,极大增强简历的竞争力。
  5. 就业前景广阔
  6. 社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很多用人单位表示,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正好契合企业需求。
  7. 升学机会更多
  8. 部分联合培养项目还为学生提供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设的“英语+法学”项目,成绩优异者直接免试保研。

报考联合培养专业,要注意什么?

尽管联合培养专业看上去“高大上”,但是否适合报考,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分析:

  1. 兴趣优先
  2. 学生需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和职业规划。再好的专业,如果和你的兴趣无关,学习起来只会“事倍功半”。
  3. 学习能力强
  4. 联合培养专业课程跨度大,内容多,学习难度较高。如果自律性和学习能力不足,可能会吃不消。
  5. 分数匹配
  6. 目前联合培养专业大多集中在名校,分数要求相对较高。如果你的分数足够,且有适合的专业,不妨一试。

未来趋势:联合培养为何会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联合培养专业的数量预计将大幅上升。许多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智慧农业等)都需要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而通过联合培养,高校可以更高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树国、曹德旺与50名新生及家... 福耀科技大学消息,9月7日,福耀科技大学迎来50名首期本科生。 9月7日下午,福耀科技大学2025级...
豫章师范学院:以教育家精神铸魂... 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豫章师范学院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学校紧扣...
南开大学新能源电池教师团队入选...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围名单,南开大学新能源电池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移”路相伴,...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楠 通讯员 王静 李赞】金秋时节,高校迎新热力值拉满!在河南各大高校的校园里,...
出国留学机构那个好 好的,这是严格按照您要求撰写的百科文章正文: 出国留学机构那个好 选择一家靠谱的留学中介,对于实现...
10月自考倒计时!考生备考4科... 随着福建自考报考时间即将结束,10月自考也即将开启倒计时。那么考生怎样才能一个多月内高效备考,一次通...
厦门大学举行2025年新教职工... 9月6日上午,厦门大学举行2025年新教职工入职典礼,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传承学校海纳百川、礼敬群...
庞众望在《人民日报》撰文 教师节即将到来。9月7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在《人民日报》撰文...
@法考生,考区指南请查收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将于本周末开考,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考试相关事宜,提前做好...
省级典型案例+20! 9月8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关于公布中小学项目式学习典型案例获奖结果的通知》(鲁教科院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