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慎思与笃行”Deepseek例文导写
开心田螺
2025-03-02 18:49:34
0

原创:Deepseek+向H江 来源:巴风浙俗

【原题再现】【浙江强基联盟25年2月联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论语》有言:三思而后行。生活中,凡遇事多想想,这是成熟稳重的体现。而很多时候,如果想得太多,简单的事情又会变得复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在慎思与笃行间寻找中道

子贡问政时,孔子曾以“过犹不及”四字道出中庸智慧,中庸蕴含着三思而行的智慧。当"三思而后行"的古训穿越千年时空在当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激起涟漪时,我们仿佛看见历史的回廊中无数智者在慎思与笃行之间徘徊的身影。这种徘徊本身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因此,我们需要在慎思与笃行间寻找中道。

慎思固然好,但会过犹不及。诸葛亮北伐时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传奇,这位智慧的化身总在沙盘前推演无数可能,但因过于谨慎也让蜀汉错失战机。《将苑》曰:“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场上的犹豫可能损兵折将,商海中的迟疑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北宋名相寇准澶渊之盟时的果决,挽狂澜于既倒;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过度思虑的超越。这些历史剪影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把握思与行的平衡。

中道而行不是折中而行,而是需要删繁就简,适时而动,随情而行。

苏轼泛舟赤壁时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妙语,道出了自然之道本真的样态。倘若苏子当时思虑太多,可能就会错过如此妙悟。就像茶道中“一期一会”的禅意,过分追求完美反而失去当下的真味。日本茶圣千利休曾教导弟子:“茶室中若有一枝花,便不必再画一幅花。”这种删繁就简的智慧,恰如中国画中的留白,给行动以呼吸的空间。倘若梵高画星空时先去研究星象及运行规律,那么在星空下他还能创作出《星空》吗?《星空》是随情而动的产儿,是本真的冲动成就的永恒艺术。不仅艺术如此,科学亦如此。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揭示了观察行为对粒子状态的改变。这恰似人类在思与行之间的微妙处境:过度分析如同强光照射,会让事物的本真面目消隐。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躺在木桶里晒太阳,用最朴素的行动回应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时"子非鱼"之辩,展现了超越逻辑桎梏的智慧。这些智者的身影告诉我们,有时放下思虑的包袱,才能触摸世界的本真。

在慎思与笃行间寻找中道,过去如此,当今亦如此。在科技不发达时代如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应如此。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门槛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平衡的中道智慧。当阿尔法狗在围棋盘上走出"神之一手"时,人类棋手既惊叹于其精密计算,又珍视着直觉的灵光。《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思与行的多寡,而在于像黄河之水般懂得因地制流。让我们在慎思与笃行间架起桥梁,让思想的火花照亮前路,让行动的步伐丈量远方,在这永恒的动态平衡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智慧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三所大学揭牌亮相 安徽第二医学院,正式亮相 8月16日,安徽第二医学院在合肥市新桥校区举行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 根...
“苏超”小课堂③丨“老三不让老... 我们依旧用心备了课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本节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和球迷已有...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来源:中证金牛座 财政部8月11日消息,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并发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
实战砺剑:民警转正考核见证锋芒... 8月12日,江西省洪城监狱2024年录用民警试用期转正考核正式拉开帷幕。笔尖沙沙作响,队列呼号铿锵有...
托管服务“穿马甲”,暑期一些地... 聚焦 自习室里不“自习” 托管服务“穿马甲” 暑期一些地方学科培训“隐蔽作业” 8月初,家住北方某大...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就业、深造情况... 点这里 ↑ 老满说高考 作者 l 老满 生涯规划师l 升学顾问l 拆书家 大家好,我是升学顾问满路,...
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精确测... 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是2020年中国和尼泊尔共同测量后确认的数据。珠穆朗玛峰的...
德贤持有高风亮节,公正如烛,毫...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这句古语出自旧唐书·杨师道传中歌颂魏徵的诗句。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品德高...
找准真需求 提升硬实力(在一线... 本报记者 丁雅诵 前段时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张百川通过答辩,顺利毕业。些许不同的是,他...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国际化+”... 当今中国对拔尖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2025年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