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市委党校开展了以“家书纸短,家国情长”为主题的红色家书情景式教学,沉浸式课堂跨越时空,从情感上触动心灵,使党性教育触及灵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载体,它从第一视角向人们展示着写作者的心路历程。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社会建设的潮头,一代代共产党员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亲念乡之情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中。红色家书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
这次教学是市委党校在多样化教学形式上创新探索的又一成果。课题组深入挖掘红色家书相关历史资料、人物档案和故事,倾力打造“家书纸短,家国情长——红色家书情景式教学”课程。本次教学由市委党校教师、县级班中青班学员共同参与,秦皇岛有声语言研究会协办。课程以历史为经纬,结合家书内容进行场景编排,通过“历史+家书”的方式,沉浸式体验充满历史感与仪式感,在课堂设计、布景编排上,融入家书特定年代的历史元素。在场参与者仿佛穿越时空,直面革命先辈的抉择考验。通过深度参与,自然而然产生跨越时代的情感共鸣,深刻领会革命先辈的信仰坚守和家国情怀。在音乐、影像、书画交融的课堂上,20余名读信人深情演绎了不同历史时期11封跨越时空的家书。
一封封家书,一句句直击心灵的话语,展示了为新中国的成立、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付出鲜血和汗水的先进群体的英雄事迹,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充满了为信仰而献身的家国情怀。每封家书的背后都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都有着力透纸背的信仰力量。
课程结束学员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触动了参与者的心灵,更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一次精神洗礼,也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次寻根之旅。
下一步,市委党校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触及灵魂、升华思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感悟初心,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