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百科”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以下是对 2024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 2《遗传与进化》各单元的总结: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花大易操作,且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即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
-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揭示了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细胞时进行的特殊分裂方式,其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则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3。
- 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
-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如红绿色盲、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等,其遗传特点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3。
基因的本质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而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
-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NA 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为遗传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保证3。
基因的表达
- 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通过这两个过程,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得以表达3。
- 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包括 DNA 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 RNA 的复制和逆转录等过程,体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基因突变: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4。
- 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3。
-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3。
生物的进化
-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从基因水平和种群水平对生物进化进行了深入研究2。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描述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指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