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尽管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重要性和价值不容忽视,但确实也存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音乐课程、音乐兴趣给予的关注相对较少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对音乐的作用了解的不够多、也可能是更重视考试科目的学习等等。然而,音乐对于孩子的心灵滋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天,育英学校初中部优秀教师史艳静将与家长们分享自己对音乐作用的一些感悟,一起来看——
在音乐课上,孩子们会欣赏到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不同音乐,从中国民歌《无锡景》到非洲民歌《阿伊亚》;从民族乐团的《春江花月夜》到西洋管弦乐团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从中国的京剧到巴西的桑巴……。孩子们从多元的音乐文化中跨越时间、地域界限,不仅积累了音乐知识、提升了音乐审美能力,感动于徜徉在音乐中的那份美好,进而滋养心灵;同时,也增强了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是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的音乐,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丰富、包容且充满可能性的世界观。
每一份期待与梦想都沉淀为肩头不可小觑的重量,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我会在音乐课上播放较为轻松的乐曲,放松他们紧绷的神经,也会带孩子们放声高唱歌曲,释放压力。其实不只是毕业年级,每个人都会邂逅困扰、压力、不愉快。而音乐,会安抚每一颗需要疗愈的心,它让我们在旋律中释怀,在音符间寻觅力量,促进心理健康。
在航天校区,我们会举办班歌展示、一二九大合唱、歌手大赛等多项音乐活动,在每个星期四的中午都会举办一场异彩纷呈的音乐会,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我们欣慰地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蜕变,不仅是音乐能力方面的提升,还可喜地看到了孩子们自信心的增强、心理素质的不断强大、社交与合作能力的提升、自身价值和成就感的确认,这种正面体验在他们日常生活和未来挑战中尤为重要。
家长们感受到了吗?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而全面,是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在行动上家长们可以怎么做呢?
北京市育英学校 史艳静 老师
01
首先、可以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经典乐章还是流行歌曲,家长们都可以和孩子讨论感受、分享喜好。
02
其次、可以举办“家庭音乐会”:在周末或节假日和孩子一起进行音乐表演,无论水平高低,家长都要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是孩子音乐兴趣持续增长的关键。
03
还有,可以给生活增加bgm:不论是孩子在收拾房间、整理学具或是亲子交流时,都可以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
再有,倡导孩子多参与音乐活动:可以鼓励您的孩子加入学校合唱团、乐团、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市区等展示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