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花无缺,一枚正在寻求双休工作的土木学子,致力于探索“土木求职之路”与记录“工地真实情感”,有空可以来一起唠唠嗑。
01
当下行情下,在项目部备考考研或考公的兄弟不在少数,一般来说,近几年入职的偏多,因为入职较晚,在上升通道变窄的情况下及时止损。
但是,尽管不愿意项目工地干,但仍然需要仔细思考一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以及工作氛围、未来发展潜力等都是需要考虑的维度。
昨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工程朋友分享的经历,是关于“为了逃离工地,我考公去了离家200多公里的异地,最后后悔”的案例。
以下为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为了不上工地全国跑选择考公,如今上岸离家 200公里的隔壁市,结果感觉就是一点归属感没有,跨市调动想都不敢想,有点迷茫了都。
看完后,我也觉得是五味杂陈啊,这位小伙伴说的对异地的迷茫我也能感受出来,考公务员往往都是为了离家比较近一点,虽然工资没有工地的高,但是每天住宿吃饭都能回家,这样也节省了一些费用,也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如今上岸了异地的公务员,很多伙伴都透露出来,异地之后,有的时候不得不应对住宿的问题,如果不习惯体制内的食堂,可能自己出去吃也要花销一部分。
本身攒不下来什么钱,又回不了家,所以最终迷茫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为了逃离工地,而选择异地的公务员,有的朋友说即使异地也比工地强,其实这种情况还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年龄不大,没有对象,喜欢折腾,也没有强烈的定居哪所城市的意愿,那有招聘就考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况,为了考而考,即使上岸了,估计也会像这位朋友一样后悔。
02
再来说说项目部备考的事情,这种行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无可非议,但还是遭到了某些建筑公司以及项目部的拦截堵追。
前一段时间,中建某局的人事部下发了一个硬性要求:请项目经理关注员工考研和考公当天有无请假情况,工作期间看考研考过书籍的,发现后立即清退。也有项目经理在项目部群聊里发了一个通知,发现员工心思不在工作上的,发现之后予以劝退处理。

所以员工在项目部备考就显得十分尴尬,一方面,在看不到未来希望的情况下,如果不去备考寻求机会,一直在工地呆着,只会让自己沉没成本更大;
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坚持备考转行或者升学,备考周期不短,这中间会经历被领导和同事发现的风险,可能稍微不注意,整个项目部都会知道自己考研考公的情况。

之前有位朋友的同学就是因为在项目部考研,被项目经理偷窥一次宿舍,得知他考研之后,在开会期间通报不说,每次见到他都会讽刺一下,搞得他现在极其烦躁,已经摆烂 了。
从整个工作大环境的角度来说,项目部考上已实属不易,所以一心只想着上岸,没考虑是否异地。在工地当时的想法与真正上岸后的想法有差距,这也是上岸后反而迷茫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考公这件事还是因人而异,我觉得还是要看家庭和自身资金情况,也就是钱包多不多,够不够自己买车买房和结婚用的。
很多人都说考上公务员什么都有了,而更多的情况是,也有很多人上岸后反而不习惯而焦虑,有的岗位也需要 24 小时待命,有的岗位需要写大量材料,此外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过自己紧巴巴的生活,很多花销都要靠家庭去支出。
考公最好,但未必是宇宙的尽头。
所以,尽管身处项目工地,也需要在考虑清楚想追求的生活之前,不要轻易转行。是否考公务员,考哪里的公务员,尤其需要衡量清楚。
生活不易,继续努力!如果对大家有用,希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