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拒绝北大,复读8年考上清华的“高考疯子”,现在过得怎样了
开心田螺
2025-04-27 13:06:57
0

尼采说得好:“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咱们国家对高考异常执着的人不知有多少,支持者赞他们“为梦坚持”,反对者指责他们“浪费教育资源”。

选择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换高考的唯一解,在旁人看来无异于“凝视深渊”。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吴善柳,曾用8年考入清华大学,但毕业之后,他的生活让人唏嘘。

可能会忍不住说一句“清华?就这?

一定要上清华

广西钦州浦北县出生的吴善柳,1982年生人,父亲是乡村学校的老师,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农妇

因为受到父亲影响,吴善柳从会写字的第一天,就不敢怠慢自己的学习,以达到父亲对他的严要求。

从小到大,吴善柳都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经常做家务、干农活。就这孩子,你去哪里找?

15岁,成绩优异的吴善柳独自一人到浦北县城求学,而这一遭,险些成为他高中三年的坎。

本身吴善柳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父母,也没去过“大城市”,这让他一时半会很难接受全新的生活。

而且他自己觉得“我是农村人,出身差,家里也不富裕”——这种想法,让他在班级里格外自卑。

后来的他,成了说话不多、没有朋友、不参加校园活动的小透明、边缘人。

三年之后吴善柳第一次参加高考,彼时他的成绩已经不是从前那样了,那次考试他的成绩很不好。

没办法,只能复读。

也许上一次名落孙山给了他很大打击,第二次高考他成绩很好,并被北京交通大学成功录取

交通大学与清华的距离并不远,2001年9月开学之后,他闲得没事就去清华看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差点给吴善柳眼睛闪“瞎”了:清华不愧是清华,清华校园好漂亮!

从那之后,他就对清华充满幻想,也不愿意安心在北京交通大学用功了,考试也是总挂科,整天靠打游戏平衡内心的失落。

最终他收到了学校的退学通知书。学校不要他了,他就去工作吧。

可没想到没有技术、更没有情商的小小少年,在北京根本无法体面地生存,每天12小时的工作更是让他疲惫不堪。

而他越劳累的时候,清华大学发出来的光就越让他觉得闪亮,他对清华的执念越来越深……

2007年,吴善柳辞职,回家脱产学习,目标清华。这一学,就是8年。

这期间,他前后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录取,但他都拒绝了。

因为他的目标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清华大学。

2014年,命运女神终于眷顾了他,那一年他以680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系。当时,他32岁。

有人说他是“高考疯子”,有人说他是“现代范进”,也有人嘲讽他是“考神”。

有负面评论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大家不理解吴善柳背后的执念。

吴善柳的执念

从心态上看,吴善柳的目标只有清华大学,这是他的理想,我们绝对地尊重。

但从事实上客观来看,对于追求高考“唯一解”的这个行为来说,吴善柳是不“理智”的,因为他陷入了“目标窄化”的陷阱。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眼睛看着一处,就会忘记其他的风景

就像清华,也许很美很亮,但在很多人的眼中,北大、南开这些学校他们也有自己的美丽风景。

吴善柳只看到并沉迷清华,忘记了其他学校的风景。这就是“目标窄化”。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种人在追求目标时会陷入的陷阱,可能会让你错过很多

还有一个理论我也想讲一下,叫“沉没成本谬误”。

很好理解,就是你为了一件事付出的成本越多,你越舍不得放下,进而会投入更高的成本,最后轻则“骑虎难下”

重则把自己的一切都当成成本投进去。

吴善柳的执念,来源于他一年又一年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他唯有考上清华才能让自己得到慰藉;

这就是他对考清华形成执念的最重要的原因。

说句题外话,估计你们都愿意听——恋爱同样遵从“沉没成本谬误”,付出越多的那个人,越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伴侣。

他的现状如何?

为什么一些单位喜欢录用出身于高学历、好学校的职工?

因为这种人拥有更高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的可能性更大。

相信这些能力,吴善柳不仅有,还比其他人更加强大,尤其是抗压能力。但你猜这么强悍的他,毕业之后去做了什么?

毕业后,他拿着清华大学的证书,在郑州的私立学校做了老师,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块。

这和咱们积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不太一样,可他高考的结局就是如此的让人“唏嘘”——只是当个老师,何必清华?何必付出那流血流汗的8年?

并不是说他做老师有什么不妥,我们来分析下这背后的成因。

从始至终,吴善柳只是把清华当作一个挑战,而忘记出了大学校门,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像罗素说的:“教育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狭隘地定义成功。”

所以当吴善柳走出校门之后,就会陷入迷茫,他不知道除了清华,还有什么值得他想以前那样挑战。

而且年纪越来越大,他的竞争力不如年轻人,缺少社会的锻炼,更让他的竞争力低于同龄人

最终他只能选择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教师”,与他清华文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且在面对这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他会陷入“自我认同危机”,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

最终他心甘情愿地为了生存,做了老师。

原本这是一个“不信命”的英雄故事,最后这位英雄还是选择了“相信命运”。

梭罗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与其坐在天鹅绒垫子上,不如勇敢地执念生活。”

吴善柳的案例提醒我们,成功不在于一城一池,而是在不断的追寻中,实现与自己的和解。

各位,如何理解,如何选择,交给你们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雪峰为何不推荐部分211大学... 张雪峰为何不推荐部分211大学?背后真相值得深思 每当高考志愿填报季来临,"张雪峰不建议上211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迎来首批600...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8月20日,作为北京市首家市属公办职业...
【新闻】抗战精神薪火传 县委党... 温馨提示: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近日,县...
民办大学招不满生!学费太高、前... 转眼临近 9 月,高考招生即将收尾,今年招生却呈现一个显著特点:多所民办高校出现招不满的情况,招生缺...
刘占兰:新《幼儿园工作规程》解... 刘占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01 为 幼儿园的行为规范编制密网 (一)注重...
周云杰到福州,与曹德旺、王树国... 来源:福耀科技大学 据福耀科技大学消息,8月14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一行来访福耀...
河南高校排名洗牌:郑大57,郑... 中原崛起: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揭示河南高教新格局 最新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如...
有哪些副业适合下班做,高考季热... 每到这时候,考场里笔尖沙沙响,是千万孩子在跟青春较劲;考场外啊,早就有人悄悄把生意的摊子铺开了。你可...
暑假研学“新姿势”,学生直呼“... 春夏流转,叶茂花繁。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年级暑期研学活动如期举行,但同往常不一样的是,在这次云南研...
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开展优秀传统... 济南市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深入贯彻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践行高新教育“三引导”行动,多维度实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