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教材与辅助资料
官方指定教材
以陈耀主编的《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为核心教材,覆盖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周三多《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可作为拓展阅读,帮助理解中高级理论。
配套习题与真题
真题解析:近 10 年扬州大学 803 管理学真题(2014-2024 年)及答案汇编是复习关键,需反复练习并分析出题规律。例如,2024 年真题中简答题 “分析安索夫矩阵” 和案例分析题 “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 是高频考点。
模拟题:鸿知考研网整理的《803 管理学考研复习全析》包含核心题库和模拟题,适合强化训练。
大纲与笔记
参考《管理学》考试大纲,明确核心考点,如管理职能、决策理论、组织设计、领导理论、控制方法等。鸿知考研网整理的《803 管理学复习全析》包含重难点笔记和名校真题详解,可辅助构建知识框架。
二、分阶段复习策略
基础阶段(3-6 月)
通读教材:逐章学习陈耀《管理学》,结合大纲标注重点概念(如 “决策的有限理性”“组织文化”),配套完成课后习题。
框架梳理:整理每章知识脉络,绘制逻辑框架图(如管理职能的层级关系),确保理解理论体系。
在线课程:配合中国大学 MOOC 平台的《管理学》课程(如扬州大学相关课程),系统讲解基础理论和案例分析方法。
强化阶段(7-10 月)
专题突破:按模块(如决策、领导、控制)整理笔记,对比不同理论(如泰勒科学管理与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结合真题分析高频考点。例如,领导理论中的 “勒温三种领导方式” 和控制理论中的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 是重点。
真题训练:分题型练习真题,重点突破论述题(如 “数字化时代组织敏捷性的差异”)和案例分析题(如 “云南白药组织变革案例”),总结答题模板。例如,案例分析需结合理论(如 SWOT 分析)与实际案例展开分析。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热点结合:关注管理前沿热点(如人工智能对管理的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尝试用教材理论进行分析,积累论述题素材。
冲刺阶段(11-12 月)
模拟考试:严格限时完成近 5 年真题,模拟考场环境,提高答题速度和规范性。例如,名词解释需简明准确,论述题需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章节(如战略管理、创新管理)进行针对性复习,强化记忆核心公式(如决策树分析)和模型(如波特五力模型)。
三、重点内容与答题技巧
核心考点
基础理论: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古典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决策与组织:决策类型(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组织结构设计(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组织文化塑造。
领导与控制:领导理论(勒温、布莱克 - 莫顿管理方格)、控制方法(预算控制、平衡计分卡)、激励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战略与创新:企业战略类型(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
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准确记忆专业术语定义,如 “雇员援助计划(EAP)” 需解释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简答题:分点作答,结合教材定义和实例说明。例如,“简述影响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需从组织规模、环境不确定性等角度展开。
论述题:采用 “理论 + 案例 + 结论” 结构,结合热点(如数字化转型)分析。例如,“试述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选择” 需对比多国本土化、全球标准化等模式的优缺点。
案例分析题:运用管理理论(如 SWOT 分析、PEST 分析)解读案例,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梅见品牌国际化案例” 需结合国际化战略理论分析其成功因素。
四、注意事项与资源利用
关注大纲变化
2025 年考试大纲明确题型分布(名词解释 20 分、简答 40 分、论述 50 分、案例分析 40 分),需针对性训练各类题型。
避免常见误区
避免只刷题不总结:真题需反复研究,分析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如组织行为、战略管理)。
平衡理论与应用:注重案例分析能力,结合实际管理问题(如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答题深度。
五、时间管理与心态调整
每日规划
基础阶段:每天 3-4 小时教材学习 + 1 小时习题,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强化阶段:2 小时专题突破 + 2 小时真题训练,分模块攻克难点(如领导理论、控制方法)。
冲刺阶段:2 小时模拟考试 + 1 小时错题复盘,重点记忆高频考点和答题模板。
心态维护
定期总结复习进度,及时调整计划,避免焦虑。例如,每周制定小目标,完成后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