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工作
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
丰富就业创业活动载体
学校开展了第七届就业创业文化节
遴选了一批优秀项目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项目情况吧!
项目名称:职"点迷津,逐梦远航——经济学院HR模拟面试
项目负责人:黄敏华
所在学院:经济学院
项目背景
时代背景:在“十四五”规划深化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经济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1222万人,就业市场呈现“高学历人才集聚、结构化竞争突出”的特征。经济类专业学生面临金融、咨询、互联网等行业的激烈竞争,亟需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求职核心竞争力。
学校背景:广东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育人体系。依托“学生就业创业文化节”搭建全链条服务平台,旨在通过“生涯规划—求职实战—基层引导”系列活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本项目作为“工大求职季”重点活动,紧密响应学校“以赛促练、以训提能”的就业育人理念。
学院背景:经济学院依托应用经济学学科优势,聚焦“新文科”建设需求,致力于培养“懂经济、会实践、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各类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我院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就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学院现有21级毕业生400余人,面临就业压力较大,亟需通过模拟面试等实践活动提升求职能力。
学生需求背景: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学生对求职技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调研显示,学院21级毕业生中,83%存在“简历撰写不规范”“面试技巧薄弱”“职业认知模糊”等问题。学生迫切希望获得实战化求职指导,提升就业软实力。
项目价值与意义:通过模拟真实求职场景,打通就业育人“最后一公里”,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蜕变。本项目旨在为经济学院21级毕业生及低年级同学提供一个模拟求职的平台,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面试和专业HR的点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明确职业方向,助力学生在求职中“少走弯路、精准突围”,最终实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工作举措
1.分阶推进实战训练,特色环节赋能提升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参照名企招聘流程,设计“简历筛选—初试(结构化面试)—复试(案例分析+压力面试)”全流程,使用企业真实面试题库。
实施阶段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创新采用多维度分阶推进模式,融合多元特色环节赋能学生成长。以求职能力提升为主线,设置全链条实训流程,并嵌入典型案例深度剖析、职业逻辑揭秘等特色内容,构建沉浸式求职能力提升场景。其间,精心筛选数百份简历开展多轮次面试考核,组织资深HR针对群体共性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围绕经济领域典型议题开展案例分析与团队协作研讨,全面考察学生逻辑思辨与协同创新能力。同步开设系列微讲堂,聚焦简历优化、面试应答等核心模块展开专业分享。此外,结合学院重要节庆活动,邀请优秀校友及行业领军人物开展职业发展经验分享,搭建跨代际、跨行业的智慧交流平台,助力学生拓宽职业视野、明晰发展路径,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战能力的系统性提升。
图1 模拟面试现场照片
(左右更多)
2.优化场地流程管理,资源保障规范有序
场地方面,以实验楼B北406为主会场,学生会办公室、致知书院为面试分会场,配备高清摄像头、录音设备等设施。流程管理通过腾讯文档实时更新面试分组与评委安排,并设立5人学生志愿者岗负责现场服务。预算执行聚焦评委纪念礼品、案例资料印刷、场地布置等,开支合理透明。
工作成效
01
核心能力显著提升
项目实施后,学生简历匹配度、面试逻辑清晰率、行业认知度及求职自信心等核心指标均实现显著跃升。简历匹配度得分较之前提升超两成,面试逻辑清晰率增幅近四成,行业认知度评分提升超三成,求职自信心评分提升幅度亦逾三成,各项能力提升成效均远超预期目标。
图2 模拟面试现场图片
02
就业成果有效转化
从短期成效观之,项目收官后月余,参与学生斩获实习及校招offer数量较往年同期实现显著增长,更有数十名学生凭借优化后的简历叩开头部企业面试之门。于长期发展而言,“经济学院求职互助群”的建立构筑起经验分享与内推合作的长效平台,部分企业HR评委亦抛来橄榄枝,提出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为学子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路径。
图3 模拟面试现场照片
03
学生反馈高度认可
满意度调研结果彰显项目育人实效,超九成学生盛赞“面试点评针对性强”,近九成学生肯定“案例讨论提升实战能力”。项目辐射范围广泛,累计覆盖数百名学子,简历优化成效显著,后续跟踪数据显示,参与学生就业率实现大幅提升,充分印证项目在助力学子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可借鉴经验
01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格局
邀聘企业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担任“实战导师”,构建动态化“企业导师资源库”,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深度衔接、同频共振。建议建立常态化导师参与机制,定期邀请多行业领域专家赋能就业指导工作,夯实校企协同育人根基。
02
创新场景化实训模式
对标名企招聘全流程,整合优质案例资源构建实训题库,打造沉浸式求职场景体验。建议拓展分领域、分岗位模拟实训模块,如金融类岗位专项演练、管理培训生岗位实战等,让学生在贴近真实职场的压力情境中淬炼求职应变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精准转化。
03
完善闭环管理育人体系
构建“需求洞察—方案擘画—落地实施—效果反馈—经验沉淀”的全周期育人闭环,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实践智慧转化为标准化成果,推动个体经验向群体智慧的系统性升华,形成可复用、可推广的育人范式。
04
构建阶梯式服务生态
将模拟面试项目作为学院核心品牌活动,与春季“实习双选会”、夏季“职场体验营”、冬季“职业发展复盘会”形成四季联动的就业服务矩阵,构建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阶梯式”育人体系,为学子提供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精准化服务,助力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实现能力提升与价值跃迁。
结语
“职点迷津,逐梦远航——经济学院HR模拟面试”以“小切口”撬动“大育人”,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济学院方案”。项目通过模拟面试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打造“职前教育-精准匹配-职业发展”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更多经院学子在职业赛道上乘风破浪、筑梦远航!
内容来源:学工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经济学院
图文编辑:李彩镁
初审:张明、戴妍
复审:邓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