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走访了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观了数十所幼儿园和小学。
通过参观校园,观摩课堂教学,以及跟当地老师们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教育机器人,到机器人编程,再到沉浸式学习空间,这些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正逐步成为幼儿园和小学课堂上的“常客”。个别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在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以“沉浸式学习空间”为例,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聆听和做笔记。“沉浸式学习空间”则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习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入虚实结合的教育场景里面漫游和探究。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着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空间里面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和全神贯注的学习热情,我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数字技术不仅仅是用来提高学习效率的,还能够为学生减压,为教师赋能!
在与老师们的探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对我的“灵光一闪”颇为认同。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沉浸式学习空间”的四个特点。
第一,沉浸式学习空间是一种三维漫游的教育场景,能够让学习者遨游太空,探访空间站,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二、沉浸式学习空间是一种虚拟仿真的教育场景,能够让学习者“嵌入”安全教育场景里面,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沉浸式学习空间是一种虚拟现实的教育场景,能够让学习者穿越时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刻体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第四,沉浸式学习空间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教育场景,能够让学习者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日趋紧密,学前和小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场景将迎来更大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沉浸式学习空间,将成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方式非常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