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课
琅琊夜校·槐夏班
coffee
当第一期咖啡课的掌声还未散尽,许多学员的期待便涌入咨询通道——“什么时候能再开课?”“想跟着刘老师学更多实用咖啡知识!”这份滚烫的需求,催生出琅琊夜校槐夏班·咖啡课的诞生。这一次,我们特邀资深咖啡师刘老师再度登台,用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更丰富的互动设计,为学员打开通往咖啡智慧的进阶之门。
课堂上,刘老师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知识。从“咖啡豆为什么能做成咖啡”这种基础的咖啡原料认知,到“如何根据口味偏好调整冲泡参数”的实际操作逻辑,再到“一杯咖啡里藏着的匠心与文化”的正确咖啡观塑造,内容由浅入深。她既系统传授咖啡知识,又注重引导学员树立对饮品与劳动的健康认知,让学员在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形成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课程巧妙融合案例教学、场景模拟与表达训练三大板块,让咖啡学习既有趣味又有深度。刘老师信手拈来的案例总能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从咖啡大师用十年时间钻研一款豆子烘焙度的坚守,到百年咖啡老店对每一位顾客口味偏好的细心记录,再到普通人通过精进咖啡技艺开启副业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像磁石般吸引着学员的目光。故事讲完后,热烈的讨论随即展开:“大师为什么要花那么久研究烘焙度?”“老店记顾客口味有什么意义?”学员们在思辨中逐渐明白,咖啡背后藏着专注、用心与温度,而非简单的饮品冲泡。
实践环节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咖啡吧台”前,学员们系着围裙认真研磨咖啡豆,专注练习拉花技巧;“品鉴桌”旁,大家拿着品鉴表细细感受风味层次,交流口感差异时的投入让人印象深刻。这些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让学员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专业的咖啡制作与品鉴技巧,学会了精准表达风味感受,更懂得了咖啡制作中的细节把控。
到了分享环节,学员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有人说要把学到的技巧“用在日常,每天为自己做一杯好咖啡”,有人计划“研究不同产地豆子的风味特点”,还有人想“在朋友聚会时露一手,分享咖啡知识”。真诚的分享里满是对咖啡的热爱,大家认真倾听,不时点头交流,轻松的氛围让每个学员都乐于表达,在分享中梳理自己的咖啡学习心得,也在倾听他人想法时拓宽对咖啡的认知边界。
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从观念塑造到同好联结,琅琊夜校咖啡课正在用有温度的教学,让咖啡智慧成为学员共同的成长养分。在这里,学员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的咖啡制作与品鉴技巧,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感知力;得到的不仅是系统的学习方法,更是与同好交流、共同进步的契机。当咖啡学习成为大家共同的热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将成为未来美好生活的点缀。
撰稿:李欣芮
编辑:马 原
审核:岳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