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小学要求家长“不要让老人接送学生”,遭怼:有条件还用你说?
开心田螺
2025-09-12 10:57:37
0

广州南沙区某小学上周向家长群发出《关于学生接送安全的温馨提醒》,洋洋洒洒两千字,核心一句加粗标红——“请勿让家中老人接送学生”。校方列出的“四宗罪”直戳痛点:体力不支追不上孩子、视听力衰退看不清红绿灯、记忆力差忘带作业、突发疾病无人急救。文件末尾更是“强烈建议”:父母须持接送卡到校,否则班主任有权“暂留学生,等待家长亲自来接”。

一纸通知,把“双职工”家长最后的退路逼到墙角。群里瞬间刷屏:“我能辞职吗?”“学校替我交房贷?”“老师下班顺路把我娃捎回去行不行?”有人调侃:“建议把工位搬进校园,孩子一放学就能看见爸妈,皆大欢喜。”

校长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拿出数据:上学期校园周边发生的 11 起轻微交通事故里,7 起涉及 60 岁以上接送人;另有 3 例学生忘带证件、被老人错送进竞赛考场。更尴尬的是,去年冬天一位爷爷接孩子时突发心梗,倒在离校门 50 米的斑马线上,校医冲出校门做心肺复苏才抢回一条命。“我们怕呀,万一真出大事,家长第一句话就是‘学校为什么不早提醒?’”

南沙区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区 18 岁以下儿童家庭“双职工”占比 68%,其中仅 21% 与祖辈同城。换句话说,10 个家庭里 7 个必须靠老人“救场”。家长算了一笔账:校内基础托管 18 元/天,校外机构 60~80 元/天,按月 22 个工作日,最低也要 396 元,相当于一份五险一金的个人缴纳部分。“请假接孩子?HR 已经找我谈过两次绩效。”在琶洲写字楼做运营的李女士直言,“学校一句‘不要老人送’,把皮球踢给家长,可我们接不住。”

62 岁的王叔每天从番禺坐公交 40 分钟来接孙子,手里拎着作业袋、水壶、围棋包,“像小型搬运工”。看到文件后,他既委屈又自责:“不是我不想放手,是儿女真的走不开。我也怕自己跑不动,可更怕孙子没人管。”很多老人把“接送权”视为晚年价值感来源,学校“一刀切”等于否定他们的存在意义,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子女不敢违逆学校,只能劝父母“休息”,老人却觉得“被嫌弃”。

广州 2024 年秋季起执行“新课表”,小学一、二年级下午 14:50 放学,三至六年级 15:30 放学,比 2020 年前平均提前 50 分钟。教育局初衷是“把童年还给孩子”,增加阳光体育课时,却无意中撕开了“接送难”的口子——父母 17:30 甚至 18:00 才下班,中间 2~3 小时的“真空”谁来填?学校提供的“基础托管”只能到 17:30,再晚就得付费课外服务;而多数企业并未因“提前放学”弹性调整工作时间,家长像夹心饼干,被工作与育儿两面烘烤。

深圳南山已试点“政府补贴+学校托管”到 18:30,家长每小时仅象征性交 3 元,财政承担教师加班费和保险,南沙区可参照执行。

杭州 30 家互联网头部公司联合设立“亲子假”,每月 4 小时带薪接送假,员工凭学校通知即可线上核销,广州工会可推动复制。

上海街道把“日间照料中心”与“四点半课堂”设在同一楼层,老人可以边做理疗边等孩子写完作业,实现“祖孙同步”,既减轻老人奔波,也降低安全风险。

成都高新区的“人脸识别校巴”按居住小区固定线路接送,家长 App 实时查看轨迹,车内配备红十字救护员;社区退休教师、退役军人报名“银发护卫队”,轮流跟车,弥补老人体力不足。

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学校作为“安全责任第一公里”无可厚非,但治理思维应从“禁止”转向“赋能”:与其发“拒老令”,不如建立“银发接送人”培训——交通队、社区医院、学校三方合办 2 小时安全课堂,发放“接送证”,既提升老人安全意识,也保留家庭解决方案。毕竟,教育不是孤岛,它是整个社会的“后勤部”。

“不要老人接送”之所以激怒家长,不在于“提醒”,而在于“只提醒”——把责任无限下移,却未提供可执行的替代方案。当“减负”变成“增负”,任何善意都会被视为傲慢。唯有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五方联动,才能让“提前放学”不再成为压垮打工父母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既能含饴弄孙,又能安全体面地退出“最后一公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在京举行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10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青春期教育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年会...
光华师生面对面:共话青年就业与... 10月24日中午,光华管理学院“师生面对面”座谈会(就业与实践专场)于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201报告厅...
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 深秋的尾巴尚未完全褪去,初冬的微凉已悄然浸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银杏大道披上了一场绚烂的金色盛...
广州师教云课堂自考|第一次考试... 2025年10月25号,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的前彻夜未眠,说不清楚什么原因,但就是一晚没睡。 定了6...
安徽多地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由于2025年闰六月 2026年春节因此推迟至2月17日 过年时间晚了,何时放寒假? 目前 安徽多地...
继往启新航!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 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成立大会圆满结束! 继往启新航! 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6法硕复试真题反馈431... 202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累计9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431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四川省社会...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
回顾:90后大凉山听障女孩,法... 前言 谭婷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她是我国第一位“聋人律师”。然而,命运在她8岁时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职业本科零突破!宁夏职业技术大... 曾几何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成绩不好才选职校,但随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