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开心田螺
2025-09-17 09:36:49
0

每年下半年,有多少新入园、新入学的小豆丁,就有多少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家长。

有朋友说希望孩子听话一点,但又不能太听话,万一在学校遇到什么事情了,第一时间都不敢跟老师说。

这话听着是有点道理,但如果没有继续往下教,那也可能成了一句废话。

咱们上点实操,就讲讲,怎么教孩子学会“告状”。

01

发生这些问题一定马上告诉大人

别只是和孩子说,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告诉老师,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哪些事最重要,必须立刻找大人求助。

无论是在上幼儿园、小学、还是兴趣班、甚至只是在公园、广场、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让娃学会马上告诉大人或者老师。

1、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了健康安全是底线问题,一定要跟娃强调,身体不舒服,不要硬抗,哪怕是在上课,也可以三步走:先举手,再起立,告诉老师请马上帮助我。

2、大小便、口渴了、想休息了等基本需求平时好好的,到了学校害怕、忍着、导致尿了、拉了的孩子也不少,甚至到了中学、大学,还有孩子身体不舒服了,不敢告诉老师,坚持上完体育课的情况,这些时候,也一定要让娃学会敢于为自己发声。

3、情绪达到你受不了的程度当你害怕、紧张、特别委屈、被身边的人恐吓了时,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舒服了,而且自己解决不了的,你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生命安全,是高于一切权威的,真的不必事事都等老师批准。

0 2 表达需求的勇气

当然,娃不敢求助,可能有很多原因,不是家长叮嘱就够用了,主要区别这两类情况:

第一,胆小,不敢跟老师说。

像小D这样的慢热孩子,可能需要第一个突破的,就是心理关口:让孩子知道,和老师沟通是可以的、甚至是舒服的。

可以怎么做呢?先从跟老师打招呼、分享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开始。平时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小孩子一起玩、在家进行角色扮演等等,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就可以。

这里更想说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关于“告诉”老师的衍生物,那就是孩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向老师“告状”。

当孩子变成“人民警察”,慢慢地,老师都会“烦”、忽视,让他管好自己的事,不要随意“告状”,甚至很严肃地让孩子告状前,先说自己的问题。

结果,很多孩子遇到问题了,真的就一直忍到下课才和老师说。所以,我们还需要教娃理清告状和需求的区别。

什么是告状?

怎么判判自己是否在“告状”?可以问他:你去找老师反馈情况时,并没有很想解决问题,而只是希望老师管一下,或者是觉得如果老师不管,那你也跟着做。

比如:上手工课,明明没带剪刀,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帮助明明解决问题,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你完全可以和明明轮流用你的剪刀,而不一定要和老师说,对么?

那什么又是需求呢?

表达需求,就是从自己出发表达自己的需要,当你在说这件事时,你已经动过脑筋尝试自己先解决了。但你解决不了,所以才要请求帮助。

比如:你同桌上课挠你,第一次挠完,你就表达了不可以这样做,而且你还把椅子往另外一侧挪了一下。这就是你自己动了脑筋,用行动想要自己解决。

比如,你的身体不舒服了,自己难以忍受了,这时,你表达的是自己的合理需求。

“需求”、“告诉”这两个词大家可以结合学校发生的例子,结合孩子年龄不断不断地进行强化和区分。

当孩子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求助不是老师所说的“告状”,那么自然他就更有勇气来表达需。 0 3 关于服从和规则

那遇到孩子因为老师太严厉、怕挨批评不敢沟通怎么办呢?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另外一对关键词,那就是服从和规则。

关于这一点,从小D很小的时候,我就把它当成很重要的一课。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蛮谨慎地使用“听话”来形容小D,我不希望她是盲目服从、太听话的,但我又希望她是个明事理懂规则的。

怎么做到呢?

学会区分行为和动机。

服从听话的本质是利用权力悬殊,是害怕和恐吓;而纪律规则的本质是理解规则,自发地内化规则。

举个例子:生活中,当小D遵守交通规则,与其听她说:妈妈,我很听你的话,我反而会引导、回应她:嗯,你很遵守过马路要牵着妈妈的手这个规则。

随着小D慢慢长大,我也会告诉她,妈妈的话也不全是对的,我也会犯错的,你遵守这件事,不是因为是妈妈说的,而是你认可这么做是对的。

即便这样,小D上学后回家也会说,还是挺长一段时间非常听老师话的,比如,老师说在课堂上不能说话。

面对这类情况,我采取的就是“对事不对人”,我会顺着小D的话,嗯,为什么课堂上不能说话啊?

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的认知只是,这样老师会开心,这样我会拿到小红花,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课堂纪律的核心意义。

“你们班级有那么多人,如果老师讲课时,你说话,别人也说话,那么是不是就听不清楚任何人的话了?上课不能讲话,是保证每个人,包括你自己,可以更好地学习,是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

这样的讨论,就慢慢能让孩子理解,我们为什么而听老师的话,而不是盲目地因为她是老师,我就要听话。

这样我们也帮助孩子理解了,老师并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权威”那么一些本能需求(比如上厕所、口渴、不舒服等),他们自然也就更敢于提出。

而且,更关键的是,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哪怕现在,他仍然不敢挑战权威,但他可以保留一份对一些事一些人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真的真的很重要。

举例分析:

我回家和女儿角色扮演,女儿扮老师,然后双手叉腰非常凶地对我说,***请认真听讲,不许再玩了!听见没?演完,女儿说,老师就是这么凶其他同学的,我很害怕。

我当时就对小D说,你肯定吓坏了吧。把她抱到怀里后,继续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凶啊?

小D告诉我,因为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到了,要上下一堂课了。

我就接着说,是啊,老师着急了,因为如果大家不到齐,课就要晚开始了,就像妈妈有时催着你出门,也会吼你。

但就像妈妈以前事后和你说的,妈妈仍然爱你的,但妈妈当时可以做得更好。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她仍然爱你们。

而且你想啊,妈妈只带你一个小不点,都会忍不住吼你,更不要说老师要带一个班级呢,所以有时就会忍不住声音大了。

这件事里面,我们先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理解动机。

在理解动机的基础下,再一起讨论行为。

帮助孩子理解:动机是对的,行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即使行为不够好,也不影响老师的本心。

案例二:

学校开始实行“光盘行动”,女儿现在每天晚上就很担心,说自己实在吃不下,但吃不完老师就会不开心,而且只有吃完的人才能有小红花,她也想要。

大家先不往下看,思考一下可以怎么回应呢?

一样的思路,先回应情绪,嗯,你很想要小红花,也很希望老师开心,但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吃了,就是吃不下,吃不完。

解读动机:为啥老师希望每个人都要吃光食物啊?因为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的,一粒米要从小苗苗变成我们碗里的饭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我们要珍惜。

分析行为: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可以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所以就会鼓励你们都吃完。

这个案例里面,我还会多做一步,思考解决方案但你即使很努力也吃不完,那怎么办啊?

我们每次午餐前可以和老师说一下,吃多少要多少,让老师少给你一点。

吃完了如果还需要,可以再加。每个人按需拿食物,那么浪费的机会就会减少。妈妈送你去学校的时候,也会和老师说一声的。

04

如何描述才能让别人真正帮到你

虽然我们总会强调“遇到事情要和老师说”,但日常生活中,别忘记和孩子讨论:这件事你能自己解决吗?

我们在学习育儿时,一定要学会区分“目标”和“手段”。

比如今天谈的,“告诉老师”就不该是目标,只不过是孩子“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

当我们越能清楚区分这两点时,我们越能明白,有些方法不能“懒”,觉得告诉孩子一句话就好了;也不能只是机械灌输,觉得只要孩子记住就好了。

身体不舒服了,哪怕举手被拒绝了之后,我们也可以大胆走出教室,向别人求助,虽然这一步也无法保证悲剧的发生,但也许就是这样勇敢一步,结果就会大大不同。

所以,怎么描述,才能让身边的人真正地帮到你,分享一个我经常使用的小技巧,就是5个自我追问。

还是以我和小D的对话为例子:

为什么要让孩子有事告诉老师呢?

为了保护自己。

为什么保护自己,就是要告诉老师呢?

那如果不告诉老师,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保护自己呢?

所以这个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孩子什么技巧呢?

这个是根据5W提问法的演变,就是可以追问5个为什么。

当我们问了第二个为什么后,自己就衍生了很多其他问题,最终就帮助我真正找到了想要提高孩子能力的靶心。

分析也写了,方法也写了,孩子就是孩子,说让孩子“保护好自己”最重要的一定一定是“学会求助”: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需要怎样帮助,当我求助而大人没有立刻支持时,我要如何坚持。

这些说到底,是“坚定地表达自,而这背后一定是让孩子相信,他的自我是无比重要的,会被倾听的。

同样,沟通的方法,步骤和勇气,都是可以日积月累锻炼出来的。

保护自己,其实可以学习一辈子。

这些年写了3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高三学子 关注这些重要时... 高三的日常,是笔尖磨出茧,试卷叠成山;是晨光未亮已早读,是星月已深仍自习……9月,广大高三学子们开启...
破除“小镇刷题家”群体困境!钱... 当钱永刚教授面对18岁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摇头回应时,其忧虑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小镇刷题家”群体...
两部门官宣:推进专业与标准化教...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人生建议:不要逢人就讲孩子的情... 当了父母后,孩子便成了生活的中心。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从考试成绩到日常小...
校研究生会2025级研究生迎新... 丹枫迎秋、凉风送爽。为确保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北京语言大学校研究生会提前准备就绪,认真...
广东一幼儿园倡议幼儿日常说普通...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一院要求家人和幼儿日常交流都使用普通话,并宣称这样才“规范”“文...
关于图书馆自习区环境整治的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为践行“人走物离,资源共享”原则,维护自习区公平有序的学习环境,我馆将于9月18日开...
法考客观题考试圆满收官,相约十... 9月14日17:30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 圆满结束! 加强组织...
疏堵结合管好电话手表 随着新学期开启,电话手表再次成为校园争议的焦点。近日,深圳部分家长建议教育局禁止电话手表进入校园的提...
我的教育故事|和你谈谈“恋爱” 和你谈谈“恋爱” 宿迁市马陵中学 潘 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高中生比以前更为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