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世界三大顶级高翻学院之一”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关停其研究生项目,最终停止办学。
院长鲍康在公开信中表示,尽管校方近年来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生源萎缩导致的运营压力,但仍未能化解学院的财务危机。有分析指出,这所顶尖翻译学院所面临的招生与财务困境,背后折射出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行业冲击。
全球 “关停潮” 蔓延,国内外语专业遇 “寒意”
外语类专业 “关停潮” 已成为全球共性现象,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早有感知。除招生遇冷,专业停招、撤销频发,多省份公布的本科专业预警名单里,英语、商务英语、俄语、翻译等专业频频上榜,“省内布点多、就业状况差” 是主要预警原因。
近两年,AI 对传统翻译领域的冲击,让外语类专业停招风从本科蔓延至研究生阶段。近期多所高校公布的 2026 年硕士招生调整信息显示,不少外语类专业或从明年招生目录中消失。
数据也印证了压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报告指出,编辑、翻译类工作最易受大语言模型冲击,且 “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 越高的职业,招聘量下滑越明显。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调研则显示,86.67% 的受访者认同 “大模型初译 + 译后编辑” 会成为未来主流翻译工作模式,这意味着翻译从业者的角色正从 “内容创造者” 转向 “译后校对者”。
高校探路:“十五五” 规划中的破局思路
面对变局,多所高校外语学院在 “十五五” 规划制定中展现强烈改革意愿,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创新等成为核心方向:
核心破局方向:四维度重塑外语专业价值
梳理各校举措,核心应对思路可归为四类:一是学科交叉与专业转型,以 “外语 + AI / 技术 / 产业” 打破传统壁垒;二是人才培养创新,从纯语言人才转向兼具跨文化能力、数字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对接国家战略打造新增长点;四是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特色课程、引入 AI 教学场景,贴近产业实践。
联周刊信息来源:软科、高校官网等
本文由IAMSET学术服务小编手工整理,如有错误请后台联系小编,本文仅用作学术分享用途,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转载请注明来源和IAMSET学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