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里,一位妈妈的哭诉让人心酸,她说:
“孩子在作文里写道,爸爸就像是住在手机里的人,视频通话是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方式。”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无数的爸爸都以“忙”为借口,缺席孩子的成长,却从来不考虑忙碌会给娃带来怎样的伤害。
那些总是被爸爸冷落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没有得到关爱,长大后更是输得一败涂地。表面看起来好像光鲜亮丽,但内心却藏着“我不够好”的自卑,为此综合司拼了命的证明自己,却又总是在关键时刻自我怀疑。
甚至,还有一些孩子长大后复制爸爸的冷漠,让身边人也承受同样的伤害。悲催的是,爸爸们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忙”和“缺席”正在摧毁孩子。
被爸爸冷落的孩子,会被迫承受这些伤害
1、性格缺陷
爸爸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镜子”,要是长期被冷落的话,就会让孩子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中。
他们会想:是不是我不够好,爸爸才不陪我?
这种想法就像毒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慢慢摧毁他们的自信。长大后即便自身很优秀,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内心身处的自卑还是会冒出来,让他们犹豫不决,不敢尝试。
2、社交障碍
在和爸爸的互动玩耍中,孩子能学会如何遵守规则,如何理解他人感受,如何把握好社交边界,慢慢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他人相处。
对于男孩来说,缺少爸爸这个男性榜样,可能导致他们的行为举止偏女性化,影响日后与同性伙伴的交流;而女孩,没有爸爸的正确示范,在和异性相处时可能会不知所措,陷入不健康的关系中。
3、学习困扰
很多人都不理解:学习主要在学校,和爸爸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切,还得从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力开始说起。作为男性,爸爸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孩子日后学习理科非常关键。
要是爸爸长期不管孩子学习,那娃就会觉得学习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缺乏外部的支持和鼓励,学习动力就会明显不足。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敢向别人求助,成绩自然很难突出。
合格的爸爸从不缺席,这些事多做就对了
第一件:从日常小事下手
很多爸爸觉得养娃是大工程,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其实真的多虑了。
养娃,就是从每天都能做到的小事开始。陪他穿衣服、陪他刷牙时闲聊、陪他睡前读一下绘本……这些小事看起来简单,但是却能切身让娃感受到爸爸的存在,对他的性格、习惯养成都有巨大的帮助。
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千万不要说“我不会”,毕竟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带娃。爸爸要做的就是多尝试,相信只要多试几次,慢慢就找到和孩子相处的节奏。
第二件:主动分担责任
不少爸爸在家,看着妈妈忙前忙后带娃,只会说一句“有需要了叫我”。
可当妈妈真的开口时,又会用“工作忙”“我不懂”这样的理由推脱。一定要明白:养娃,从来都不是妈妈自己的责任,爸爸要学会主动招呼干才行。
很简单,可以固定负责孩子的某项事物,别当旁观者就行。就算真的很忙,那睡前花10分钟时间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问问娃今天在校的情况,了解他的学习程度,不好吗?
第三件:多倾听和鼓励
很多爸爸觉得养娃就是管吃管喝,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需求。
其实,孩子也会有开心、难过、委屈的时候,这时候爸爸要做好情绪后盾。用心的倾听和适当的鼓励,比给娃讲多少道理都管用。
对了,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爸爸不要一上来就批评指责。孩子做错事的原因有很多种,爸爸要先问问他们为何要那么做,再告诉他们错在哪里,怎么改正。简单的倾听理解,却让孩子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下次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聪明的爸爸,会站在男性的角度带娃,把孩子当做一个“小对手”。
爸爸带娃和妈妈带娃其实完全不一样,爸爸更擅长引导孩子去探索,而妈妈则更细腻温柔。相较而言,还是爸爸带娃的方式更有利。
养娃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全部都是在相处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爸爸只需要花心思和时间去带娃,守好最基本的规则和道德底线,剩下的就让娃使劲探索吧。
上一篇:联盟小学开展系列国防教育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