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重庆市璧山巴蜀中学校与重庆市璧山区丁家初级中学校“教共体”合作签约仪式在丁家初级中学举行。
签约仪式(学校供图)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两校代表签署了“教共体”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航。璧山巴蜀中学校副校长沈智勇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围绕管理互鉴、教师发展、教研协同及学生成长四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享先进管理经验;共建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行联合教研,创新教学模式;共育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丁家初级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胡松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这一重要发展机遇,以开放的态度全面对接优质资源:系统引入璧山巴蜀中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优化治理体系;建立“师徒结对”机制,组织教师定期跟岗学习,参与备课、授课、评课全流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城乡教育水平优质均衡发展,让乡镇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一流教育”。
授牌环节中,璧山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总督学柯昌蜀为丁家初级中学授予“璧山巴蜀中学教共体”牌匾。她指出,教共体建设是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两校提高站位、勇于创新、务实推进,真正构建起发展命运共同体,在文化共融、师资共培、课程共建、教研共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办学经验。
授牌仪式(学校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璧山区在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育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区域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迈进。目前,全区已组建贯通融合型、托管共建型、项目协作型和特色共育型4类共24个教共体,实现全区中小学100%覆盖。
签约仪式结束后,两校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活动,就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座谈,学科教师通过听评课、联合教研等形式开展了教学研讨,为教共体建设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丁家初级中学教研课课堂(学校供图)
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璧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