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大学发布了《强师赋能启新程 砥砺奋进谱华章——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巡礼》一文,文中提到,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人才蓄水池”建设的核心任务,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设置“青年教授”岗位,获聘者享受四级教授待遇,可申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且聘期内不占学院高职岗位,截至目前已有62位青年教师获聘青年教授职务,其中近70%已转聘为教授。
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申请、“萃英学者”遴选、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建立向优秀青年人才倾斜的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加入大团队、参与大项目。制定《兰州大学促进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管理办法》,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培训、研修、实践锻炼和学术交流,为青年人才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经费支持。
文章还提到,该校以“破立并举”为原则,构建“多横八纵”职称分类体系,认可多元业绩成果形式和评价标准,完善大小同行校内外多级协同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模式,按照“学校出原则,学院出细则,学科出特色”创新分类评价校院联动机制,由学校制定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和业绩成果基本要求,各院级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制定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教师各级职称评聘条件和业绩评价具体标准,发挥学院在教师评价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职称评价“一院一策”,更加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有效破除“五唯”痼疾,激励教师积极创新和深耕,扭转了评价导向。
同时大力推进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建设, 建成“申报审核-同行评议-会议评审”全过程评审系统,改进了评审方式,缩短评审周期近3个月,大幅提高了职称评审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