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29日讯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敬老爱老的感恩情怀,10月28日下午,莒南县第二小学组织各班开展了“九九重阳·浓浓敬老情”主题班队会活动,让传统美德在校园温情中落地生根 。
知重阳:解码传统,读懂节日内涵

班队会上,各班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文化氛围浓厚。班主任们通过生动的课件、趣味短视频与民间故事,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从“日月并阳、两九相重”的名称由来,到桓景剑斩瘟魔的古老传说,再到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一个个鲜活的知识点让同学们对节日有了深刻认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诗词朗诵环节,同学们齐声诵读经典诗作,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古人的思亲之情与节日的情感底蕴 。
忆温情:分享古诗,唤醒感恩之心
“我的奶奶每天5点就起床,只为给我做爱吃的蔬菜饼”“爷爷腿脚不好,却坚持每周送我去兴趣班,全程站在楼下等我”……在“长辈暖心故事”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用稚嫩的语言讲述与祖辈、父辈相处的日常点滴。有的同学说到奶奶生病仍惦记自己的作业时红了眼眶,有的同学分享爷爷教自己修玩具的趣事时露出笑容,真挚的表达让教室充满暖意,也让“感恩”二字在每个孩子心中悄然扎根。
践行动:制定计划,让爱融入日常
为将心中的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各班开展“敬老计划”大讨论。同学们围绕“如何为长辈做一件实事”积极建言,“我要每天给爷爷捶10分钟背”“我想周末帮妈妈打扫阳台”“我要亲手画一幅画送给姥姥”,一句句朴实的承诺,勾勒出孩子们对长辈的心意,绘制成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部分班级还共同签署《敬老倡议书》,呼吁大家从整理自己的书包、主动和长辈问好等小事做起,让尊老敬老不再是节日里的仪式,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习惯。

此次主题班队会以文化浸润心灵,用实践传递美德,不仅让同学们读懂了重阳节的文化密码,更在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莒南二小将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校园中代代相传。(通讯员 薛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