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陷用工荒,职校生首选外卖送餐,高薪蓝领为何难留人?
开心田螺
2025-11-10 08:49:12
0

中考一结束,家长们就已经坐立不安。家里孩子到底要是去读普通高中拼高考,还是进职业学校学点手艺,成为眼前最现实的纠结。眼看着有些地方普高招生比例一涨再涨,像上海计划2025年就要突破六成,宁波的目标干脆直接冲到七成五。

表面看,这像是在满足家长们盼孩子考大学的心愿,实际上这更像是社会用多读点书的方式,把就业的压力“缓一缓”,真解决问题的效果却很有限。

进了职业校,日子难说得上有多光鲜,拿到的文凭看着挺正规,实际上动手水平、技术能力能不能和市场接轨,那可真得打个问号。

学生进校时满怀期待,离开时却发现,所谓技能班有时不过是混日子。某些学校直接把一批学生统一打包送进工厂,还不是本专业。表面上说是实习,结果工资被层层克扣,甚至被“威胁”毕业证,这样的经历让不少年轻人一开始的热情直接熄灭。

普通高中也好不到哪里去。扩招后,不少学生被推进高考班,成绩本来就跟不上,数理化勉强及格都难。苦苦熬到毕业,不少人既没考上大学,也没练出什么真本事。

大家都在同一张长桌上挤来挤去,眼前的路却越走越窄。其实,无论哪条路,多数家庭和学生都在寻找一条最能安稳立身的出路,但这条出路目前看起来并不宽敞。

离开学校后,年轻人面对的选择也挺尴尬。送外卖、开车,钱赚得多少全看运气和努力,虽说累,但至少自由。

进工厂倒是“稳定”,可轮班、加班、流水线上的高强度,待遇往往并不算高,付出和回报很难成正比。身边很多人一合计,辛辛苦苦读六年职业校,还不如直接打工,早点赚钱还省心。

社会对蓝领的态度也没让人提气。企业招聘不看技能就先卡学历门槛,不少行业拿“大专以上”当做起步标准。

即便愿意干,真正能留下来、拿到理想收入的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工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不过,新蓝领的势头最近也有了起色,比如深圳一些高精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维护工,新人月工资能到一万五,比不少坐办公室的还要多。再比如一些大城市里,高级手艺人收入早就追平甚至超过白领。

数据显示,现在普工岗位投简历的年轻人比前两年多了一倍,制造业又变得‘香’了起来。这说明,待遇好、有前途、不受歧视,年轻人不是不愿意进厂。

再看国外,德国的技术工人不仅社会地位高,靠本事吃饭的收入也不比大学生低。那边不少人学技能能直接升学,哪怕戴着工作手套,也敢和任何白领自信地打招呼。

而美国制造业回流喊得凶,岗位却经常补不齐,就是因为年轻人普遍不认同蓝领生活,体力活不光苦,更常常被社会低看。

中国要真正让年轻人愿意进厂,不光是靠政策或口号,更要让技术岗位的收入和尊严配得上工人的付出。

让每个学一门手艺的人都能有体面的生活,也让家长在孩子分流时不再纠结“谁好谁坏”,而是看谁合适、谁吃香。到那个时候,制造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不用愁,蓝领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猛料:强过巴菲特,回报率惊人! 据美国《纽约邮报》11月8日独家报道,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和她的丈夫在佩洛西于国会任职的37...
入学不到3个月,家委会多次“自... “都自愿了,为什么还要统一呢?” 近日,在“问政四川”平台上,一位成都家长的轻声一问,仿佛投入平静湖...
看丹观察丨这篇《藏在罐子里的爱...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亲情的眷恋、对生活的记忆,永远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话题。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
当老教师被学生骂到痛哭时,谁在... 近日,一篇名为《教书四十年,被学生骂到痛哭》的文章在教师圈里悄然流传。那位勤恳一生的老教师,在学生一...
善恶到头终有报!57岁央视女主... “你确定吗?” 你还记得央视《开心词典》中这句经典的问询吗? 当年,这个问答,就出自红遍全国的央视主...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整理,掌握这... 文言文一直都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从初中开始,文言文就是语文里的“重头戏”,但很多同学抱怨说文言文的学...
砖寨营镇中心校崔庄学校开展语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深入探索“减负提质”教学策略,10月23日...
科大讯飞“AI+教育”产品全新... 改变教育的不是AI本身,而是懂你的AI——懂教学的逻辑,懂成长的节奏,也懂教育的温度。 10月30日...
郑州高新区莲花街小学分学科检查... 大象新闻记者 徐超 通讯员 李丹/文图 为夯实教学常规,近日,郑州高新区莲花街小学对语文、数学、英...
陶行知百年前破应试教育之法,A... 如何以课堂变革为核心 形成AI赋能“三师课堂”教学新范式的 “中国方案”? 10月31日~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