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一直有个说法: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跟对“版本答案”才能事半功倍。前两年,澳洲留学还是香饽饽,申请门槛低、学校排名亮眼,尤其受双非学生追捧。可谁能想到,风水转得这么快!今年澳洲留学市场突然降温,惨淡程度让不少中介和学生直呼“看不懂”。为啥会这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澳洲留学遇冷的三大原因。

澳洲留学之所以火爆,核心就俩字:好申。不少澳洲八大名校对双非学生友好,均分要求灵活,给了很多背景一般的学生逆袭机会。但这招能奏效,前提是其他主流留学地门槛居高不下。可今年,情况变了。
英国率先“放水”:去年开始,英国一些大学就悄悄放宽名单限制,今年更是明目张胆降低均分要求,甚至附赠奖学金。比如,原本卡90分的专业,现在85分就能摸到门槛;非211学生也能申到前百学校。这对澳洲冲击极大——同样是花钱,能去英国读一年制硕士,谁还愿意跑澳洲耗1.5-2年?时间成本、生活费翻倍,性价比瞬间被比下去。
加拿大紧随其后:加拿大去年还因签证问题被诟病,今年却放宽研究生录取上限,尤其欢迎从美国转来的留学生。门槛一降,加上工签政策友好,瞬间分走一大批生源。
澳洲反应迟缓:面对英加的“组合拳”,澳洲大学显得措手不及。招生政策调整慢,学费却照涨不误。结果就是:学生用脚投票,转身奔向英加。有学生调侃:“英国大学一旦不要脸,澳洲根本打不过。”

除了外部竞争,澳洲还遭遇“内忧”:QS排名集体下滑。原因之一是澳洲政府限制国际生招生规模,部分学校减少“续费”投入,导致排名下跌。这一跌,直接动摇了留学家庭的信心。
UTS成典型案例:悉尼科技大学去年冲进QS前百,申请量暴增,发offer慢悠悠拖到4周。今年排名回落,学校隔天就发offer,还附赠10%-15%学费减免,却无人问津。学生直言:“排名掉了,谁还认你?”
八大名校也难幸免:昆士兰、莫纳什等传统八大,此前均分门槛一度提到85+,今年却出现73分拿offer的案例。门槛骤降,反而让潜在申请者怀疑:“这学历还能保值吗?”相比之下,英国QS50-100的学校虽然也在降门槛,但名校底蕴更深,学生自然倾向“老牌贵族”。

澳洲留学的第三重打击是:信任危机。许多学生拿到澳洲offer后,突然“反水”转申港新或英国。中国学生追热点的能力堪称一绝——哪火去哪,不管实际体验如何。
港新成新晋顶流:香港和新加坡学校今年卷上天,提前批就被学霸挤爆。尽管录取率低,但学生仍前仆后继,觉得“卷也值得”。反观澳洲,录取太容易反而被质疑“水”。
澳本学生也想跑:甚至在澳洲读本科的学生,毕业也想转战英国硕士。一名澳本学生坦言:“澳洲学历回国竞争力不如英国,不如再刷个英硕镀金。”

回顾历史,留学热点始终在轮转:美国→英国→澳洲→港新。每个地区火爆几年后,总会因政策、排名或口碑冷却。澳洲从巅峰到低谷,不过半年时间;港新虽热,但学校数量有限,热度预计持续1-2年便会见顶。
未来趋势预测:
美国可能回暖:工签政策若放宽,将重新吸引理工科学生;
英国稳坐钓鱼台:一年制硕士+名校底蕴,仍是多数人首选;
澳洲需破局:要么提升学历含金量,要么降低留学成本,否则难挽颓势。

留学选择,从来不只是选学校,更是选“时机”。跟风没错,但也要理性判断:排名会变、政策会调,唯一不变的是自身实力。无论去哪,提前规划、夯实背景,才能在任何“版本”中站稳脚跟。
你说,下一个留学风口会是谁?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