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学校六大教育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学术研究兴趣,本学期学校继续开展了以“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以具体要求问题为切入,以解决实际需要为抓手,深入探索教学规律,提炼学科本质,全面推进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7月2日,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由英语教研组长张威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有学校党委书记杨天笑、校长刘丽娟及英语组全体教师,长春市普通高中第九联盟、长春市十一高中托管校、珲春一中、珲春二中及内蒙古乌兰浩特二中历史学科部分教师同步参加网上视频直播。
主题发言
英语教研组 长张威老师作了题为2025年英语高考新课标II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的详细汇报。
首先,张威老师向全体英语组老师汇报了2025年十一高中可喜可贺的优异成绩,英语单科与学生总分完美匹配,为学生总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感谢高三全体英语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学校各层对一线教学的大力支持。United, we stand!
其次,张威老师对2025年全国II 卷英语学科从各个题型进行了详实而有效的试题分析。2025年高考新课标II卷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目标,凸显学科育人功能,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大力引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很好的完成了为国选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突出考查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试卷充满了文化气息、饱含温度、亲和力,给大多数考生和老师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1.听力试题关注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考查学生听力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话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
话题包括日常活动、工作机会与抉择、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困扰等。
2.阅读理解部分介绍了阅读语篇的体裁、文章出处及阅读语篇的考点分布。张威老师指出高考英语强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在阅读理解中体现尤为明显。围绕阅读理解的本质,教师要分析高考阅读是怎么来检验学生是否深度理解了文本的,以及怎样在教材课文的教学中模仿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法来培育学生的能力,落地教考衔接。
3.完型填空部分张威老师从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考查方向及语篇结构等多角度入手,分析并总结了本篇完型填空的命题思路及教学启示。
4.语篇填空部分张威老师介绍了试题的话题获取、进行了语篇分析并着重点明了学生的易错点。她强调高考英语试题高考英语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防不胜防,老师讲不胜讲。唯有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正道!
5.书面表达部分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两个部分。张威老师指出应用文体现了真实语境的应用文实用功能。题目设置体现了跨文化沟通的真实情境,对书信格式、语气礼貌、语义逻辑均有考查。学生应熟练掌握常见文体格式,使用功能性表达句式,如询问进度、提醒交稿时间、表达谢意等等。加强真实场景写作,减少拼写及语法错误;读后续写部分,张老师强调学生在进行续写时要从情节协同、语言协同和主题协同三角度来分析文本,找到原文与续写的协同点,提高续写与原文的情节、语言和主题一致性。
最后,张威老师总结了2025年英语高考试题对平时教学的启示并分享了高三英语组的切实有效的复习路径,她再次强调了团队的力量与踏实教学稳扎稳打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同组点评
英语学科主任刘海霞首先赞扬了张威老师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强调了深研高考真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高考体系中最稳定的学科,英语好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而是源于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托举。
就非写作题型而言,追求少失误乃至零失误的目标,必须以深厚的词汇储备为基础,同时配合系统的思维训练,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深度语篇分析,使学生逐步构建起推导性思维框架,从而穿透语言表象把握本质规律。而在写作题型上,则需突破机械模板的桎梏,强调情景沉浸与情感注入,特别是针对高分段的续写较量,必须遵循"三位一体"的提升路径:精准的叙事构思是骨架,地道的句式表达是肌理,而持续的批改升级则是精进的引擎。
刘老师表示,英语学科的战略地位要求全体英语教师形成教研合力,在协同创新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跃升,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专业精神的必然追求。
领导点评
杨天笑书记高度肯定了本次教研成果,他认为今年高考辉煌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兢兢业业的付出。杨书记围绕外语学科建设与质量提升进行了分享阐述。
一、坚守学科定位:外语是高考的底线要求,更是素养提升的关键支撑。外语作为高考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稳定性与区分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竞争力。我们既要确保基础扎实、稳守底线,又要追求卓越、稳中求高。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强化语言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使学生在词汇、语法、语篇等维度实现全面突破,为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教学核心:以研真题、溯教材、提效能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研真题是基础——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高考命题逻辑,将考场思维融入日常训练,实现从解题到思维的跨越;溯教材是回归——紧扣主题语境,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强化语言背后的文化本质渗透,使学习回归学科本源;提效能是路径——优化课堂设计,精准施策,确保每一环节都指向能力提升,让教学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成果。
三、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外语的核心使命是培养文化自觉与思维品质。外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文化载体。我们要以高考五大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为框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跨文化认知,使其在语言学习中成长为真正的“文化人”。
最后,杨书记表示,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人的建设——教师要以专业引领学生,让知识内化为思维习惯,让能力升华为行动自觉,最终实现外语教育的育人价值。 外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体教师凝聚共识、协同精进。唯有深耕课堂、聚焦素养,才能让外语学科在终身发展中成为他们的底蕴。
深耕细研,笃行致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教师更加深刻认识到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要树立并强化问题的设计与解决意识,不断提高解决日常教学难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