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幸福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新提升
从时效上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篇:泊船瓜洲:京口今位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