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9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重溯/悬置山海——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第95回)”在博雅展厅展出。
展览名称:重溯/悬置山海——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第95回)
展览时间:2025.9.19-9.26
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顾问:徐扬、林茂
学术指导:苏新平
策划:葛玉君
展览执行:周家丽
参展博士生:刘畅、姜炫雅(以学号为序)
策展助理:薛立松、张亚楠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雅展厅(14号楼3层出电梯左拐)
特别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丨展览序言丨
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以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持续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关系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一直都备受关注。而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一直明确着自身的责任与定位,在积极摸索高等美术院校学术科研和创作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创作和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着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研究生队伍加速壮大,研究生教育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大发展期。2016年研究生院挂牌成立,使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了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美术院校。
作为一直引领全国美术研究生教学发展的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与教学探索的每一步都会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形下,如何培养高端艺术人才,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逐渐成为焦点。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更为注重的是实践精神和独特创造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作为一批已经具有成熟专业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如何在学院教育中扩展更多的实践能力,置身于当代语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学院如何在对传统技艺和人文精神传承的同时,营造一个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达到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为了加强内涵建设,以创新机制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平台建设,博士研究生教学展正处于一个合适的契机中。
本次展览为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学院希望通过“双个展”的形式,作为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习的一次中期检查,进一步建构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的一个方式。期望在读博士生通过此次参展经验的积累,在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同时也能为毕业展览做前期试验性准备。展览旨在作为一个窗口,以窥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在艺术求索过程中对艺术语言、形式张力的感知与思考,以及对自我的挖掘与塑造,在与时代的交流中书写个人语言、展示集体风貌。
丨展览现场丨
关于艺术家
姜炫雅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
导师:丘挺教授
学习经历:
2008年 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造型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2022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在读。
展览:
2023年 《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画院美术馆,深圳;
2019年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6年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
2015年 《艺彦清声——恭王府青年美术家推荐计划第一回》,恭王府,北京;
2007年 《第21届大韩民国绘画大展》入选,首尔市立美术馆,首尔。
参展作品:
《刹那》 97×180cm
纸本设色 2023
《刹那》 45×97cm
纸本设色 2022
《无题》 97×134cm
纸本水墨 2024
《无痕》 46×69cm×3
纸本水墨 2024
《万籁俱静1》 138×34.5cm
纸本水墨 2024
《万籁俱静2》 138×34.5cm
纸本水墨 2024
《万籁俱静7》 138×34.5cm
纸本水墨 2024
《万籁俱静8》 69×46cm
纸本水墨 2024
《万籁俱静10》 46×69cm
纸本水墨 2024
《秋山溪谷》 34×138cm
纸本设色、贴箔 2021
《山·海》 138×206cm
纸本设色 2025
《楠溪江石桅岩写生》 45×93cm
纸本水墨 2024
《桐庐写生》 45×95cm
纸本水墨 2024
《南溪书院2》 45×63.5cm
纸本水墨 2024
《环秀山庄写生》 28×41.5cm
纸本水墨 2025
《园林写生》 34×88cm
纸本水墨 2025
《悬置山海》是我博士阶段创作与思考的一次集中呈现。“悬置”是我借用的一个哲学概念,意指一种不作断言的观看与沉思状态。我试图通过水墨语言,将这种“悬置”的态度融入我对自然的感悟与表达之中。
山与海,是我最近作品中的两条主线,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自然体验:山源于传统山水画对我的滋养,象征着永恒、静穆与精神的依托;而海则来自我自幼在釜山成长的视觉经验,它流动、瞬息、深不可测。山海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也映照出我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
在我看来,山水画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我的作品是以个人化的、跨文化的视角,对传统山水予以消化和重构。人与自然、刹那与永恒、生命如何面对变化……这些命题没有唯一答案,而《悬置山海》系列作品正是我面对这些“大问题”时,一份可能略带稚拙却也真诚的回应。
——姜炫雅
主 编 丨葛玉君
编 辑 丨周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