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初中我们班有个同学被我们叫做“土豪哥”,因为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时非常的繁忙,在我们零花钱每个星期只有5块钱的时候,他的零花钱就已经有50块钱,所以他经常请我们班上的同学出去喝饮料吃零食吃雪糕,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凑在他身边,因为他非常的豪横。
后来大家都考上了高中,但是土豪哥却只去了一个中专,再后来同学们毕业各奔东西。在初中毕业10年之后举行了同学聚会,万万没有想到土豪哥却成了班上最落魄的人,他在小区里面做保安。
原来他的父母生意失败了,而他自己没有文凭,也没有什么能力,只能做保安,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喝醉了哭着说:他特别恨自己的父母,现在基本都不跟父母联系,他觉得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
初中的时候他为什么喜欢请同学们吃东西呢?因为他觉得被同学们看到被需要,他才能满足从小父母没有给他的爱,会让他很匮乏。现在没有钱了,也没有人跟着他了,他内心就非常空虚,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有时还会想自杀。
所以土豪哥的故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再怎么忙于工作也还要关注孩子的心情。
第一种方式:看见孩子
比如说你那个上幼儿园的孩子自己画了一幅画,然后兴冲冲地跑过来问你:妈妈,你看我这幅画画得漂亮吗?妈妈可能正在忙着做饭就说:唉呀你别来我正在做饭呢,这汤很热,烫到你怎么办?
妈妈的大声呵斥让孩子手足无措,而妈妈这种看不到孩子,也会让孩子内心非常的沮丧,从小没有被看到的孩子,他内心是很匮乏的,他觉得自己是不值得别人看到的。慢慢的长大可能会去讨好别人,变成讨好型人格。
第二种方式:被听见
也就是作为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喋喋不休地说幼儿园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回应。在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孩子跟你说学校的事情,或者说学校里面哪个同学骂他了,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地跟老师反馈,如果孩子受到霸凌甚至要去学校里面找对方的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撑腰。
如果父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哎呀,这些都是小事。孩子没有被听到,慢慢的就不愿意跟父母说了,当你的孩子关闭了心门,不愿意再跟你沟通,以后发生什么事你都不知道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种方式:被尊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第四层就是被需要和被尊重。
如果你们家孩子从幼儿园开始都会参加家庭的会议,每个家庭的决策孩子都有权利发言,都有权利做决定,比如说家里面买什么样颜色的车?孩子说红色,那么家长可以考虑红色,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了,这样的孩子会非常自信,他的自尊心就会没那么强。
出了社会被人拒绝之后他也没那么伤心,毕竟从小父母给他满满的尊重,他其实内心是非常自洽的。
第四种方式:被认可
孩子小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父母的肯定、鼓励和认可,特别是在孩子幼年和小学阶段,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喜欢拿到父母面前看,希望父母能够认可他,能够表扬他,鼓励他。
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即使他写作业的时候写有一半是错的,我们也可以装着夸张的说:哇,你竟然对了五道,太厉害了。其实孩子也知道有五道是错的,他会很开心地去把错的给改正了,看到和认可孩子会让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当你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当你的孩子内心充满爱和能量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情商非常高的孩子。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